Responsive image
澳门:教区首位华人主教林家骏安息主怀
2009-08-03

林主教能操流利中文和葡文,在澳门回归前后广泛参与社会事务。刘神父说,这有助华人社群加深对天主教会的认识。他还说,大陆改革开放后,林主教也担当中国教会的桥梁,通过接触与沟通,让北京政府更了解教会。

香港:教会人士谈教宗新通谕:对当代社会问题当头棒喝
2009-10-09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真理中实践爱德》通谕中文译本经已面世(九月一日初版),由台湾、香港和澳门主教联合出版。译者包括香港枢机、吴新豪神父和李子忠。在香港,通谕会于公教进行社发售。

中国教会的朋友雷保德神父去世
2007-05-26

这位在慕尼黑读书归来的山东籍神父说,“雷神父不会讲中文,但他有一颗中国心、传福音的心。他爱中国教会,也为中国教会做了大量实事,帮助了很多主教神父。

中国古书中天主教信条的痕迹
2007-08-28

其实就是我们教友信仰的天主,希伯来文为“YAHWEH”(雅威),拉丁文为“DEUS”,英文为“GOD”,法文为“DIEU”,中文为“天主”或“上帝”。  

衡水教区景县总堂“欢乐圣诞佳音大家来歌唱”
2007-12-29

圣诞晚会上,张三星神父为教友和外教朋友送上真挚的圣诞祝福,同时,分别用中文和英文得精彩演唱“平安夜”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总堂北关、东门里小区的教友们一曲“欢乐圣诞佳音大家来歌唱”,伴着教友们自编的的舞步

架起友谊桥梁的音符
2008-05-22

而且致词中教宗还以他具有欧洲人特色的中文祝福说:“感谢大家,并祝愿大家一切顺利!”,这不仅仅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祝福,同时也是对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尊重。

为什么杭州有卫匡国神父的墓地?
2011-01-24

这首先表现在,通过用中文撰述的《逑友论》、《真主灵性理证》等著作,以及对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推崇,卫匡国进一步确定和发展了利玛窦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

旅菲散记
2012-08-03

这位主教中文名叫郝锡安,是位菲律宾华裔。据他自己讲,大概在他四代以上,他的先祖从福建一带,渡海来到菲律宾谋生。既然他具有中国血统,他对中国及中国人当然有不一样的情感。

澳门回归之前 访林家骏主教
1999-05-14

以文化教育为例,澳门15座教会学校中,12座接受的是中文教育,只有两座半学校接受的是英文教育。(香港的教会学校十年前正好相反:60所中学中仅有6所接受中文教育,其余都是英文学校。)

大山深处的洋教友莫妮卡和她的中国孩子们
2014-11-06

莫妮卡身材瘦高,一头金棕色的短发,眼镜后面是一双碧蓝的眼睛,她的中文很流利,说话时表情丰富,总是笑呵呵的。莫妮卡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时,学习的是社会工作专业,一直非常热心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