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悲禧年之际,恳求主耶稣基督满怀慈悲,把我们如同匝凯和玛窦从金钱的奴役中释放出来,如同罪妇和玛达肋纳不再只从受造物中寻求幸福,学习伯多禄背主后的忏悔痛哭,更要学习伯多禄向耶稣的初誓:即使我该同你一起死
同时他们也可以避免形同陌路、丈夫误解,而是互相理解,互相照顾,如同兄妹一样彼此相亲相爱,今后的生活会幸福很多。(作者系菲律宾圣多玛斯大学教会法硕士,负责处理献县教区破裂家庭问题)
另外,据他的经验而谈,越是幸福圆满的家庭,越是有更高的渴望和追求,他们很希望为教会服务。
每个修女与耶稣之间都有他们相遇的故事,我们为她们这份舍弃事俗的意愿而感动,这是她们的道路,愿我们的天主时刻照顾她们的心灵与生活,愿姑姑们平安、健康、幸福!
我们也有童年,看到这里的孩子,与之相比我们是多么幸福。我们理解到的同情或者怜悯都不足以放到这些孩子身上,而用爱心关注和用心与之贴近,或许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抚慰和帮助。
在实际生活中,类似的幼稚并不在少数,包括我们教友在内的很多的人,常会沉湎于自己的欢愉舒畅和幸福中,且美其名曰,享受天主的恩典,而对他人的艰难困苦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忘记了圣保禄宗徒应与喜乐的一同喜乐
在此衷心地祝愿老人们幸福平安地度过晚年!也感谢仁爱福传德兰善会的弟兄姐妹的辛苦付出以及各位本堂神父教友们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另外,非常感谢几位村支书、村委会买来的矿泉水及冰糕来凉润大家沙哑的喉咙。
我认为他们其实是幸福的,谁能肯定他们是愚笨的,而我们就是聪明的?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将自己层层的包装起来,层层的武装起来,让别人触碰不到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聪明?
本堂刘幸福神父在分享时说:“要想传教,爱心先行,爱德行动做出来后,传教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来自内蒙古乌海市的李升教友是一位辛勤耕耘的作者,她在工作之余,向教会十报八刊不断投稿,写出了很多好文章。
别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幸福或妻子儿女的快乐才来典当自己所拥有的珍贵之物的,而他却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于是老板怀着好奇的心态,向耶稣问道:“你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牺牲呢?他们与你是非亲非故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