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本笃十六世致函伟大传教士故乡意大利马切拉塔教区主教,强调利氏始终是欧洲文明与华夏文明交流的杰出典范。
天主的降生,圣神的降临,不是为了我们在世界上建立臆想的“巴贝尔塔”,过一种内卷的生活,而是邀请并带领每个人在天主内开始新生活,为了天主而生活,重新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每天的生活,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回归天父
当我们忽视了自己的“基本使命”,当我们不再信靠主耶稣时,我们就会在每天的生活中非常辛苦地建立一座座梦幻的“巴贝耳塔”!其实,我们基督徒的福传“基地”,就是天主子耶稣基督:我们生活、行动都在祂内。
1999年,他访问了罗马尼亚,并与当地的东正教宗主教泰奥克蒂斯(Teoctist)会面,分别参加对方举行的弥撒,成为自从1054年东西教会分裂之后,第一位拜访东正教国家的罗马教宗。
丁杨神父与黄克镳神父的合影离开澳门这些年,每到五月十三日,记忆中总会弥漫着缅栀花(俗称鸡蛋黄儿)的香气。回想起那些在小城居住的日与夜,总有些画面令我难以忘怀。
可到了七八期的时候,肉体的软弱又犯了,当她翻看圣经时,厄则克耳第三章再次警醒了她。就这样藉着天主的启示,圣言的力量使她战胜了种种困难,完成了三年的学习,成为了天主的工人。
心理学知识,力戒空洞的说教,坚持寓理于事,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的解剖,一次次耐心细致的启发,一场场情景再现的演绎,结合圣经金句的教导,唤醒了我们对主耶稣完全舍己的爱的感知,阐明了十字架苦路的奥秘,揭示了以克苦牺牲结合耶稣苦难赚取圣宠
在她走向成功的事件中,与她相处的各种人,分别给她提供的正面的帮助或负面的挑战:公撒格姆姆的专横无情,一位令人人讨厌的修女给她的难堪……都被她善用了,转为投靠天主的契机,转向自省的机会,变为克苦的新源。
3、爱德迎救主生活在公元前七世纪的先知巴路克告诉家破人亡、充军异乡,看不到天主救援的犹太人:天主将恢复耶路撒冷的光荣,带领人民回到圣城(巴5:1-9)。
有一天和他一同驾车时,他突然问道:克理斯,你有没有一个生活的计划?我说没有,甚至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话。接着他便向我述说了一些基督徒的虔敬行为,令我有很深的体会。我没有迟疑,立即付诸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