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并为教会的特定意向而捐献礼物——爱德的奉献,尤其要为那些贫穷痛苦和有特殊需要的社会边缘人慷慨解囊,施以救援。
他总在关心贫穷弱小者,扶持他们,安慰他们,鼓励他们活出生命的意义;他也常常劝告富有的人,善理财产,走近天主,消除焦虑和孤独。天主利用教会的手,抚平社会的尘嚣,斥责狂怒的暴徒,维系社会持久的和平。
三年来,世界各地常能见到教宗忙碌的身影,除了与世界著名政治家交流沟通,教宗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底层民众和边缘群体,由此展现一个特殊角色——贫穷者的牧人、弱者的发言人和代表。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正当我们设法齐心协力,为能脱离这疫情时,我愿再次感谢所有以慷慨之心及责任感,在教导、捍卫人权、提供医疗照顾、促成家庭成员和病人之间的相聚,并为贫穷和失业者提供经济支持的那些人。
上主的事业往往让卑微的人来承当,泥手泥脚的人们伸出肩膀,贫穷拮据的人慷慨解囊。
突然想起前几天在太原总堂参与婚礼弥撒时新人的宣誓词:“是的,我,玛利亚,郑重向你承诺,无论是富贵是贫穷,是顺利是挫折,是健康是疾病,是成功是失败,都不能将我们彼此分开”。
我们需要聆听并接受这种宣报,尤其在一个还是充满忧愁的时期,它以战争的暴力、由气候变化而暴露的时代的危机、贫穷、痛苦、饥饿——在世界上竟还有饥饿——还有其他在我们的历史中的伤害为标记。
撒都说:“有一个人,作了20多年的乞丐,他内心有一种奢望,就是发财,然而到头来,终因贫穷而死。死了以后,有人在他天天坐着乞讨的地方,挖出了宝石,以及许多珍奇宝藏,原来这些乃是从前某皇帝的东西。
她的认知与当时社会的认知有明显差异,并不能被许多人所理解,如渴望一份专业工作,以便能在学校或医院,照顾年迈的病者与儿童。
今天中国虽然算得上是一个世界经济强国,但因为百多年来的动荡不安,以至至今制度仍不算健全,人文精神的底子薄;在繁荣的背后,社会上仍有许多有特别需要的同胞极需关怀与帮助,如:民工、民工子女的教育、艾滋病患、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