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今天晚上在圣婴前,该痛悔前罪,求耶稣赏你甘贫之德说:可爱的耶稣圣婴,你为我寒冬里诞生在贫苦的山洞中,居无床褥,身无衣服,我大罪人,只知贪想世福,不肯效法你的圣表。
读毕书信,隆重咏唱阿肋路亚,一次比一次提高声调,一次比一次隆重。由此时起,直至下一个四旬期,光荣颂与阿肋路亚,不停地使我们记起今晚——这夜中之夜,这守夜之母。
几家虔诚的教友以基督为动力,以信仰为准绳,以爱德作见证,演绎了一个个感人肺腑、激励人心的美丽故事。
读者互相传播,德兰修女的事迹,不胫而走。 德兰的事迹,新闻报导、刊物介绍、教会封圣,主要在讯息层面上。而华姿以独特的视角和锐敏的观察深入到德兰的一生言行中,更深入到她的心中。
教宗指出,复活节的喜乐不是诡计、不是矫饰,而是发自内心,发自一颗沉浸在这喜乐的源泉的心,一如玛利亚玛达肋纳,为失去上主而伤心痛哭,看到复活的主时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教宗指出,复活节的喜乐不是诡计、不是矫饰,而是发自内心,发自一颗沉浸在这喜乐的源泉的心,一如玛利亚玛达肋纳,为失去上主而伤心痛哭,看到复活的主时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教宗继续说,福音中有许多圣人的榜样:如瑪達肋納,耶稣曾从她身上驱除七个魔鬼;如玛窦,他曾是自己民族的叛徒,为罗马人向他们收税;如匝凱和其他许多人。
天主的婢女,天主之母贫穷婢女会的创立人,耶稣圣心玛达肋纳(MaddalenadelSacroCuore)修女。1832年生于英国,1900年在伦敦去世。
江西主教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1月15日写给北京传教士的信中说:大铁十字架,形状甚奇,观于吉安府,即所谓圣安德肋宗徒之十字也。细观之,绝非寻常金石之物。前代多年往往有文人词客赋诗作颂赞其神奇。
世界家庭会议也将支持及重新发起纳匝肋家庭国际中心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