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福音(路6:17,20-26)是我们所熟悉的真福与真祸,主要是传统上的真福八端,也就是成为有福的人的方法。没有人喜欢成为“有祸的人”。
因此,柔弱是上主的“衡量标准”,是“祂的选择和应许得以实现的地方”,也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顺从“建立真实关系的愿望,承认别人的存在、呼吸和自由表达的权利”。
希伯来圣经的上主形象和神学思想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但保持着一种深层次的整合与包容。
玛窦福音四章17节到22节上记载说:“从那时起,耶稣开始宣讲说:‘你们悔改吧!因为天国临近了’。耶稣沿加里肋亚海行走时,看见了两个兄弟:称为伯多禄的西满和他的兄弟安德肋,在海里撒网,他们原是渔夫。
我们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认识此种半颠覆性:(一)宗教的全球复兴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统世俗化理论长期以来,宗教被认为将随着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而衰退。
如下是他围绕第一和第二篇读经的讲道全文——在这个城市的两位宗徒的庆日上,我想和大家分享两个关键词:团结和先知性的话。团结。
“他跑上前去,扑到儿子的脖子上,热情地亲吻他”(路15:20)。“浪子回头”的故事说明了皈依和悔改的生动情景。天主总是怀着怜悯的心奔向我们,使我们能够悔改,使忏悔成为真正的喜乐。
他们在爱德和圣德上的卓越见证,更是教友们效法、崇敬和为我们转求的对象。
二月十九日,在首都马尼拉举行大公运动会议上,基督教代表联合阐明了这一立场。强调广泛开展可支持性的防治艾滋病宣传,防治对艾滋病人的歧视。
愿上主支持那些慷慨为难民服务的人和机构,他们的工作保障难民得到接纳,他们的尊严受尊重,并使他们重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