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多基督徒和其他受到迫害的少数群体,如亚兹迪人被迫离开家园,他们中的许多家庭在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约旦、叙利亚、土耳其和黎巴嫩找到避难所,或是到欧洲及其它大陆寻求避难。
她家庭有四个姐妹和两个兄弟,他们都已年迈且仍然健在,依撒伯尔修女的妹妹阿罗蒂修女是仁爱会修女,目前在约旦。在礼仪中,主教感谢依撒伯尔修女的奉献。
十城区所处地域在约旦河东,远离宗教中心即耶路撒冷。而且这个聋哑人也生活在另一种疏远中;他远离天主,也与人远离,因为他没有沟通能力,聋子听不到他人所说的,哑巴不能与他人讲话。
1688年8月7日,路易十四写了三封分别致波斯国王、俄国沙皇和中国皇帝的信函,寄送给了在华沙的西里伯爵。
不仅青年男女、在俗教友追随方济各,许多圣职人员、国王皇帝、学者教授,也纷纷加入方济各会。历史上加入在俗方济各会的有三位教宗(额我略、味增爵、比约九世),国王皇帝134位。
她作为一个偏远农村中的小女子,为解救长期被英军围困的重镇奥尔良与拥戴查理太子为国王以振兴法国,对于她这样一个既不识字,也不会写字的普通农家少女来说,就已经是极为非凡的了;她作为毫无社会地位、毫无社会影响
也许为国人诟病的一点就在于利玛窦神父用的“远征”这个词,虽然《中国天主教编年史》在记述1584年的大事记时说:5月1日,西班牙传教士桑切斯提出用武力推行传教的立场;甚至澳门耶稣会会长卡布拉尔进言西班牙国王
1540年,沙勿略成为耶稣会的首批传教士,并受葡萄牙国王若奥三世的派遣,以教皇保罗三世的宗座钦使和国王代表名义,航海东渡,前往印度福传。
保存于热亚那的圣面孔,被认为是埃德萨之图的现存版本之一 埃德萨之图源自4世纪出现的耶稣生平故事,讲的是耶稣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古城埃德萨的国王治病的故事。
国王夫妇教堂及隐修院十五世纪建成,雄伟壮观,教堂内外墙壁布满石雕,都是几百年来隐修士的作品。堂内阿拉贡的国王和卡斯蒂亚女王的席位高悬于石柱的上方,各种壁雕凸显了政教合一体制下的信仰和文化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