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拯救人的行动和爱是以整个生活为代价的,虽然十字架上的牺牲使此拯救达至顶峰,但不能忽略的是他的日常生活。
的确,每个人都犯了罪(参罗3:23),而罪的代价就是痛苦与死亡。愿我们在祈祷生活中藉着认罪悔改使苦难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守斋与望德守斋使我们关注与自己的关系。
天主子耶稣基督,为了我们每个人的得救付出了自己生命的代价,承担了我们人的罪过,爱我们每一个人爱到底。同时,祂也以尊重我们人的方式,邀请我们自己努力“迎接”救恩。窄门,是获得救恩的方法。
人还能拿什么作为灵魂的代价?(谷8:36)所以,基督徒的生活态度必有克服肉体的情欲以促进灵性成长之表现。爱主爱人的生活态度是救灵为重,圣化一切,真爱永存之人生观的自然流露。
这两种不同风格的交流方式终于付出了代价。他们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例如今天该谁去遛狗了,而争得脸红脖子粗。此外,他们还为钱财和性生活等一些较大的事情翻脸。
或者,人还能拿什么作为自己灵魂的代价?因为将来人子要在他父的光荣中同他的天使降来,那时,他要按照每人的行为予以赏报。
那是对熟悉事物的安全感所产生的吸引力,却以我们的自由为代价。我想与你们分享在出谷纪的记载中一个很重要的细节:那就是天主看见、被触动,并带给我们自由;以色列人并未作此要求。
她的爱德行动,源于对天主圣言的深度默观,是内在恩典满溢而出的、不计代价的外在表达。她的恩典特征在于,天主赐予她深度契合基督心意的能力,以及为爱而勇敢奉献的慷慨之心,展现了默观与行动在爱中的统一。
我不相信有不必付代价和不令人觉得痛的爱德行为。
光过分重视物质财富,而忽略精神和信仰作用,社会就要付出相应沉重的代价。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因信仰缺失而造成的巨大损失应促使我们觉醒。更为重要的是国家的核心价值观需要动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