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领洗进教有何得益?
2005-03-23

但这些都不是我们所刻意追求的;我们所寻求的是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我们所希望的是心上的平安,基督的平安,这才是最可宝贵的。

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区别
2002-11-12

1518年6月罗马教宗十世(也译为利奥十世)要求马丁·路德到罗马申辩。由于当时德国诸候弗里德里希暗中支持路德,他拒不从命,而且与教会展开了论战。

生命的旅程
2009-12-03

因为我是善心谦的:这样你们必要找得你们灵魂的安息,”(玛11:29)可是,我们每个人真的相信并践行了吗?这就很值得我们时时刻刻去反省和默想。

教宗机上记者会:筑墙的人成为囚犯,搭桥的人向前迈进
2019-04-02

同样地,「穆斯林弟兄姊妹在心上也有所成长,而有些国家并不明白,或者不同国家的成长各有差异」。然而,教宗担心的是另一个问题:「当我们基督徒剥夺良心自由时,等于在走回头路」。

从《新事》到《众位弟兄》:一脉相承的教会训导
2020-10-11

翻开近现代教会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自教宗十三世于1891年发布了为劳工权益而高声呐喊、呼吁的《新事》通谕后,天主教会关心人类社会,并以福音精神来引导世人致力于和平、正义、爱德工作,而非仅仅追求“死后得升天堂

跟着耶稣慢慢走
2021-11-19

背上我的轭,跟着我学,因为我是善心谦和的,这样你们会得到心灵的安宁。因为我的轭是柔和的,我的担子是轻松的。”(玛11:28-30)“轭”本意是指驾车、耕地时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引申义是束缚,控制。

信仰分享(十七)桥梁:法律与怜悯的张力
2022-04-02

圣人所指的是,十诫中表达的自然法律,已经刻在每个人的心上:如果我们诚恳地聆听我们的良心,我们便能认得这个法律。可惜的是,人类很多时在道德上被蒙蔽了双眼,或没有动力去完全地将法律付诸实行。

由弥撒降福经文的争议所引起的反思
2011-11-23

和旧约的司祭不同,在新约圣经中基督既是司祭又是祭品,因他听命致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2:8),天和人之间建立了永久的盟约(9:11-12),从今以后只有一个司祭职,其他司祭职都是对基督这一司祭职的圣事性的分享

教宗方济各第56届世界传播日文告《用内心的耳朵去聆听》
2022-05-30

4因此,基督教的神学家迪特里‧潘霍华(DietrichBonhoeffer)提醒我们:「在共融当中,我们应该为他人做的首要服务,就是去聆听他们。

耶稣会:倪胜民总会长“我们要接近群众,留心别人的需要”
2008-03-15

倪神父早前接受一位耶稣会修士访问,谈及对领导模式、解决冲突、耶稣会面对的挑战的看法,以及他望向年轻会士灌输的领导价值观。其观点反映他多年来在亚洲生活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