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也是一种“民众”学问,必须“仁慈地面向人类和受造界敞开的创伤”。在教宗看来,神学在其整体上必须具有“牧灵印记”,因此神学省思必须“以各民族所处的不同环境和具体情况为起点”,“为福传服务”。
教宗省思圣人这一席话,指出「青春时期充满希望和梦想,得到很多美好事物的滋养,生活因而变得充实:受造界的灿烂、我们与朋友和挚爱的关系……以及许多其他事物」。
然而,教宗也知道在今日劳动界普遍呈现危机的时候,要实践这样的理想并不是容易的事。
这项工程的目标是天主与受造界、以及全人类彼此之间的和谐共融;这种和谐共融圣保禄称之为“奥迹”(弗3:3-11,哥1:25-7),圣经中有时形容为“盟约”。
同时,圣座福音传播部世界福传基本问题部门的公告指出,今年将庆祝两项特殊的禧年主题活动:4月5日至6日的禧年病人和医疗卫生界活动,以及4月28日至29日的禧年残疾人庆典。(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塔格莱枢机表示:“首先,耶稣的圣心是一个充满传教使命的心,通过一颗人性的心,将满溢的天主圣爱带给所有人,带给人类的所有境况以及整个受造界。
日后,当西方耶稣会士在中国的传教事业,在中西文化交流上的卓越贡献和杰出成就,被公认之时,费赖之神父的大量著作必将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而成为重要文献。”
世界地图引知音利玛窦到中国来的时候,处于大航海时代的欧洲各国纷纷在海外扩张势力。传教士遭到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排挤,无法进入内陆。
也会讲到利玛窦神父如何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到了中国,给中国人民播下了科学的火种。讲课的老师是位教外人士,但从他的话语中,流露出对利玛窦神父的崇高敬意。
第一幕有朋自远方来兮介绍了利玛窦的出生背景,以及他来到中国为福传所作的巨大贡献。第二幕益友直谅而多闻讲述了他与徐光启先生跨越中西方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为融入中国文化、更好传播福音所做的许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