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院长故意如此冷漠,为抑制贵妇和所有奉献者的虚荣,知道自己再慷慨的奉献,也只是把来自天主的恩惠重新交托于天主手中,因此更当谦卑隐秘而掩人耳目,无需炫耀张扬,借此沽名钓誉。
我自己读圣经的时候,常将读圣经分三步来进行:首先是读完一个完整的段落,其次是反省天主要通过这段圣经对我启示什么,最后以简短的祈祷回应天主的感动。
从对丈夫询问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别人的衣饰充满了羡慕,甚至为自己没有同样的衣饰而抱怨。而这位丈夫呢,也许是为了避免妻子对自己的抱怨,急于表明自己并没有去看那些太太们。
成为传教的使徒意味着放下自己的故土和家庭,尤其放下自己的安逸生活,感觉到自己属于上主,因此要把我们的宝藏与其他人分享,包括失去了价值感的人,以及需要重新与上主相遇、渴望祂临在于自己生命中的人”。
这不是一个让你们直接从《教理问答》中快速得到答案的问题,而是要你们自己,以生命回答的问题。
我不由得还想说上几句:“不管老教友也好,不管新教友也好,我们都应该经常地扪心自问:从奉教以来,主的福音自己到底传的怎么样?奉教以来,自己做过代父、代母没有?自己经常学不学圣经?
大多数人都是拿出自己生活中的“剩余部分”来向圣殿里奉献;而这位穷寡妇却将自己的所有全部奉献了。人看外表,天主看人心。人看一个人“处事的能力”,天主却看一个人“爱的能力”!
当你七八岁的时候,如果在街上看到一位可怜的乞丐,我们会鼓励你拿出自己身上的零花钱,给那位乞丐。并会告诉你,圣经说,为小兄弟中一个做的,就是为耶稣做的。我们要你学着慷慨,学会仁爱!
于是,在事实上,自己进入了一种与平日的圈子失联的生活。这种感觉以前不曾有过。
(若10:16)凡人所有的,没有人说是自己的,都归公用。然后照每人所需要的分配。(宗4: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