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叫与预言我们的牧民策略的出发点,不应只是从我们的教会和小区的状况出发,有时候我们不能不担心,而应该从我们的教会在这种困难的环境中所具有的召叫开始。
说到这里,教宗引用了圣大额我略在《牧民守则》结尾处恳请一名友人为他提供灵性陪伴的话:“在我人生的暴风雨中,你在祈祷的甲板上坚固我的信心。
李山主教与代表造访坚道圣母无原罪主教座堂,认识堂区牧民议会架构,亦前往圣神修院与神师、教授及修生交流。
有此活动中心后,牧民工作正式展开。澳洲悉尼天主教华人团体成立44年大事摘录五十年代卑微的开始据悉尼大学1975年出版的一本专书研究,1947年悉尼华裔移民为3300人。1954年跃升至5350人。
民国四十八年七月一日发刊(政府登记之案为「新闻纸」),每周除了报导国内外教会活动外,最主要传授教友们有关信仰生活的道理,主日还参与堂区牧民之事。并在南机场开设「慕道班」。
如何实现以真诚和谦卑服务人群,以善良和爱心守护世界的教会新时代牧民之道?很显然,必须弘扬基督精神,这就是以福音真理为核心的博爱精神,以共融合一为核心的梵二精神。
组建基督徒基层小团体是弥撒点的牧民方针,也是复兴教会的希望。发展和培训骨干教友,承担召慕寻羊的基本使命是十分重要的。
不许可基督平信徒在弥撒庆典中讲道的禁令,对修生、神学生、牧民助理和任何基督平信徒善会、团体或组织,也一样有效。
1954年华人天主教团体立后,积极支持牧民工作。由于当时澳洲政府执行“白澳政策”,对非白人留学生限制很严,何理神父本着公义精神,为亚洲留学生争取留学机会。
当然,牛粪还是很好的肥料,且是草原牧民冬季取暖必不可少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