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做更大更多更好的善事,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却很难遇到做大好事的环境和机会,因此也就应当调整思维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就像被誉为穷人之母的印度德肋撒修女所说的那样,怀大爱,做小事,用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琐事来见证自己胸怀的宽广
为一般基督徒夫妻来说,基本道理懂一些,圣经也会背一些,可就是容易在夫妻生活的平凡琐碎中迷失了方向,加上社会浪潮的冲击给撒旦以可乘之机,恶势力会进入我们的婚姻,冲击夫妻们在天主前许下的誓言,所有过去的许诺会变得苍白无力
事实上,耶稣的奉献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感染着许多灵魂,使他们甘为“驴驹”,献身于服务人群的崇高事业,在平凡之中见伟大,在淡泊之中成圣洁。
所以用一个不平凡的类比来说,就好像圣子取人性的奥迹一样。如同天主圣子所取的人性。
但我们每一个普通又平凡的人,却能以基督为榜样,变得真诚、朴实、纯洁、善良。如此,我们才会明白,生活不只是衣食无忧、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更重要的是让光明照于世间,把爱传播于人间。
看似平凡,实际做起来却很不易。这位老人,用他的一片爱心,给予这个素不相识的乞丐温暖,用实际行动实践了耶稣的教导: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
直到当时法国圣母往见会一位平凡无奇的修女玛加利大·亚拉高(1647-1690),在1673年到1675年间三次蒙耶稣显现后,才有了转机。
走近这位老人,你会发现他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励志老人,一个物质贫乏但主恩满溢的精神富翁、一个努力践行爱德、在平凡小事上忠信的模范教友。
一位退休女工程师,在网上看到印度德肋撒修女封圣的报道后,就找王大夫交流,说修女一生关怀贫穷弱小,边缘人士,全世界各地的人为她赞赏为她祝贺,修女确实不是一个平凡的人。
’很多次,当我们看到平凡之人的虔诚时,我们心中也会升起那严重伤害教会的教权主义思想。教宗警告道:这些人属於停滞不前的人,属於在阳台上观望的人。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些人也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