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出,“司铎是公众人物,一言一行对教友都有很大的影响,而在教外人面前司铎更是教会的窗口。”所以要严格自律。针对现今教会突显的问题,本次培训内容力求做到实用。
这些问题为我们信友听起来或许有些不可思议,但为这些教外人而言,在世俗大浪中追逐名利是很现实的。他们是现实主义、功利主义者,只将自己的目光定格在了现世中可以唾手可得的利益上。
小金还特别说明,虽然孝敬父母是一个社会性事件,但生活工作中大部分朋友、同事是教外人,作为教友,更应该以身作则,除了尽了教友应尽的本份,还是福传的一个途径,人家看到我们很孝顺就会投来赞同的目光,就会愿意跟你交流
作为耶稣的门徒,我们自然不会像教外人那样舍本逐末,仅仅追求外在的欢欣舒畅而忽略内在精神的改变与更新,我们必须通过这有形可见的庆祝礼仪,进一步加强心灵的改造和旧我的脱胎换骨,如此才能使轰轰烈烈的节日富有升华信仰
教外人通过阅读认识教会,神职人员使他们皈依教会,这是沧州教区的一种福传方式,值得各地借鉴。
“我只管向教外人传福音,至于人家信不信教,加不加入教会,这就不关我的事了。”这是笔者最近与一位老教友谈话时,他向笔者说了这番话。
现在每年都会有很多来自广西、云南及贵州本地的教友往徉何圣母山朝圣,也有安龙本地的教外人逢年过节前往圣母山上香朝拜。
如“外邦宗徒”圣保禄,放弃罗马公民的荣耀待遇,甘做教外人的“驴驹”,不畏艰难迫害,三次远行到外邦人中去开拓基督的神国,终于把福音喜讯传遍整个小亚细亚并远及欧洲,建立了非常兴旺的天主教会。
作为教会喉舌的福传工作者,相应的也就面临着这个比传给教外人更为棘手的问题。新教友经过一段时间的信仰生活后,最初进入教会的热情和新奇感渐渐消失, 随之而来的便是乏味,进而冷淡。
我们基督徒不能跟教外人一样,只顾求医问药,不提死后灵魂上的事,甚至忌谈死亡。人都有一死,谁也逃避不了,问题是临近死亡的这一关该怎样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