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既不是宁静,也不是安逸,而是走出自我。耶稣的平安使人摆脱那些令人裹足不前的封闭态度,粉碎那些桎梏人心的枷锁。门徒们感受到蒙受慈悲:他们感到天主没有责备他们、没有羞辱他们,却信任他们。
尽管理论上存在一些差异,而最根本的一点,全在于“主观心情”和“自我感受”。
乙:常按基督圣训生活,敢于牺牲自我,慷慨施舍,助残扶弱,不管处境如何,都是好日子。甲:自始至终遵规守诫,发扬博爱精神,致力传播救赎福音,不管是穷是富是强是弱是难是易,都是好日子。
这“好酒”能让我们摆脱自我,并增加我们对彼此的爱,因为我们都属基督的澳体、天父的儿女(我们称这个天父为:“亚爸,父啊!”)这就是很多人在与基督相遇后所产生的结果。
我们最好经常自我提醒教会在这一点上的说法。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按天主的肖象而受造,并拥有最基本的“善”和“尊严”。然而,我们的本性都背负着原罪的伤痕(后果),让我们有倾向于恶的人性,导致容易犯罪。
自我培养了具有功能主义心态的神父。“这个偶像一点一点地取代了天父在我们心中的存在。(......)我们的父亲是创造者,但不仅仅是让事物“运转”的创造者。
然而,婚姻圣召的精神与情感的稳定,确实是应对不断改变而去寻找“理想伴侣”或“理想生活”的错施;相反地,当我们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时刻真实地面对自我时,幸福便会出现。
夫妇恳谈会让我们认识到自身的问题,理解了对方的不易,不再以自我为中心看待问题,要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彼此沟通,相互理解,感情得到升华,婚姻生活更加美满。
受苦越多,证明爱得越大;自我空虚越多,爱得越大。这样的爱也是在基督身上最能看到(斐二:6)。如果像主耶稣一样的爱是不容易看到的,我们怎样有力量去做?
通过在十字架上将自己的一生总结为一个自我奉献的行动,通过为爱我们而甘愿忍受暴力,耶稣从内部转变了苦难和死亡的意义,使它们成为通向圆满生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