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11期)3、为培育堂口骨干,每年举办1-2期的牧灵培训班,学员来自区内各堂口。每期学员人数都超过了100人,教学内容:圣经、灵修、教义、法规、圣歌歌唱技巧等。
他也特别重视对圣召的培育和陶成,在张主教任内,吉林神哲学院共培养毕业修生34位,17位在读,现圣家会3位修女初学,9位小修生备修院潜读。
我们当然也不能忘记,在内地教会重建发展、图书翻印、修院培育和慈善事业等方面,昔日台湾教会及其神长教友曾经给予的爱心关怀、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
圣若瑟英文书院现在是香港最杰出的中学之一,共有1300名学生,除高锟教授外还培育了许多著名校友,如资深大律师,前香港赛马会主席施伟贤;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律师,香港足球总会主席康宝驹;著名艺人方力申、陈百祥等等
劳动式的福传——在教会宪章第41节里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话:“至于那些辛苦劳动的人们,应该借着人力操作来使自己成全,效法曾经亲手劳动的基督,以实在的爱德,欢乐的行为,彼此担待,从每天的劳作中升高到传教的圣洁培育
第二、培育真正的修道精神,培养成最好的讲道员,帮助教友改进家庭的物质及伦理生活;教诲儿童,照顾病患,提高家庭生活的水准等”。修女们以圣女玛尔大及圣女玛利亚的祈祷与服务精神来彰显诚心侍主及朴实待人。
这是在信仰内的培育工作,积极致力于体现福音精神的宗教和社会活动,在梵二大公会议新意的光照下推动最贫困人口和被剥削者的发展。其目的也是为了落实大公会议的教导。
在天主的助佑下,在几届工作人员的精心培育下,在读者的热心呵护下,《圣神之光》在艰苦的历程中,一步步成长起来。尽管它还很稚嫩,但毕竟有了些许进步。伴随着它的成长,我们与它的感情日渐加深。
《信德学刊》创刊辞 世纪之交,两千禧年、第三个千年伊始,中国教会经过二十多年的辛勤耕耘,终于从八十年代神职人员青黄不接的时代、从抓紧培育接班人和修建教堂的忙碌中转向了今天的牧灵福传及其方法与神学反省了
此外,天主教女性一再表示,她们应该参与司铎的培育工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主教接受了这个建议。另外一个常被提及的是女性执事的问题,她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有实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