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以崇敬的姿态拥抱生活,以敬畏之心膜拜宇宙的智慧根源,活着不敢狂妄自大、不敢肆虐、腐化,以博爱之心面对一切,以仁德之礼统一思想,力求修得真、善、美、圣之境界。力求对死者慎终追远,对存者情同手足。
"在深刻而显著的教会共融中善度四旬期、战胜各种个人主义和争斗,才是谦逊的标志,对那些远离信仰或者对信仰无动于衷的人才难能可贵"。
如果不坚信为最小兄弟做的,就是为主做的(玛25:40),又怎么能将扶弱助残救苦济贫的善工坚持到底呢?
领:我是善牧:善牧为羊舍掉自己的性命。(若10:11)众:愿光荣与王权归于他,至于无穷之世。福音(求你使他们合而为一。)恭读圣若望福音(17:11,17-23)那时候,耶稣举目向天,祈祷说:「圣父啊!
耶稣之所以如此严厉地折磨自己,就是为给世人立善表,让我们常常祈祷克苦,以抵御三仇的诱惑。守斋克己、压制情欲是免陷诱惑,不犯贪饕的法宝。
圣乐伦:“没有祈祷或伟大善工,可像弥撒一般,取悦天主并给予我们益处的。”圣多默教导说,弥撒是加尔瓦略的牺牲在祭台上得以更新,每一台弥撒都给人带来与十字上的牺牲同一的益处。
后半段则在赞美天主济弱扶穷,提升被压抑者,他至公至义,圣善无比。“上主是热情洋溢的君王,对他的受造物百般关切,他尤其关心贫穷和弱小的人”,这是教宗这篇要理讲解的中心思想。
我们若没有圣神的恩宠,不可能达到那深层的灵修意识,不可能战胜三仇的诱惑,不可能善度天主子女的生活!如果我们仅凭着外在的洗礼,只能在名分上称为“基督徒”,像个婴儿一样,十分软弱。
名字虽好,可并没有给她带来真正属天属灵的快乐与幸福,因为她善妒,她的善妒是从最初的羡慕心理一路发展而导致了自己的痛苦与不堪的。
苦路善功是天主教一个古老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四世纪基督徒去圣地朝圣的时候。如同我们很多天主教传统一样,苦路善功是丰富、深奥和充满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