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时评:文化强国切勿忽视宗教文化
2011-12-05

让人以崇敬的姿态拥抱生活,以敬畏之心膜拜宇宙的智慧根源,活着不敢狂妄自大、不敢肆虐、腐化,以博爱之心面对一切,以仁德之礼统一思想,力求修得真、、美、圣之境界。力求对死者慎终追远,对存者情同手足。

教宗指出真正的门徒不需要自己或者“观众”,只需要他的天主
2013-02-15

"在深刻而显著的教会共融中度四旬期、战胜各种个人主义和争斗,才是谦逊的标志,对那些远离信仰或者对信仰无动于衷的人才难能可贵"。

纯全的爱德源自坚固的信德
2013-02-22

如果不坚信为最小兄弟做的,就是为主做的(玛25:40),又怎么能将扶弱助残救苦济贫的工坚持到底呢?

特别礼仪:“为选举教宗”求恩弥撒
2013-03-11

领:我是牧:牧为羊舍掉自己的性命。(若10:11)众:愿光荣与王权归于他,至于无穷之世。福音(求你使他们合而为一。)恭读圣若望福音(17:11,17-23)那时候,耶稣举目向天,祈祷说:「圣父啊!

默想——灵魂的咏叹调
2013-10-28

耶稣之所以如此严厉地折磨自己,就是为给世人立表,让我们常常祈祷克苦,以抵御三仇的诱惑。守斋克己、压制情欲是免陷诱惑,不犯贪饕的法宝。

神妙的弥撒 连载二
2004-11-10

圣乐伦:“没有祈祷或伟大工,可像弥撒一般,取悦天主并给予我们益处的。”圣多默教导说,弥撒是加尔瓦略的牺牲在祭台上得以更新,每一台弥撒都给人带来与十字上的牺牲同一的益处。

教宗周三公开接见活动讲解圣咏第一百四十四篇后半段的奥义,并哀悼日前在土耳其遇害的意大利传教士安德肋•圣托罗神父
2006-02-09

后半段则在赞美天主济弱扶穷,提升被压抑者,他至公至义,圣无比。“上主是热情洋溢的君王,对他的受造物百般关切,他尤其关心贫穷和弱小的人”,这是教宗这篇要理讲解的中心思想。

你们领受圣神吧!
2006-06-02

我们若没有圣神的恩宠,不可能达到那深层的灵修意识,不可能战胜三仇的诱惑,不可能度天主子女的生活!如果我们仅凭着外在的洗礼,只能在名分上称为“基督徒”,像个婴儿一样,十分软弱。

嫉妒与疗妒
2015-10-08

名字虽好,可并没有给她带来真正属天属灵的快乐与幸福,因为她妒,她的妒是从最初的羡慕心理一路发展而导致了自己的痛苦与不堪的。

教宗教导我们:拜苦路的八个理由
2016-03-22

苦路功是天主教一个古老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四世纪基督徒去圣地朝圣的时候。如同我们很多天主教传统一样,苦路功是丰富、深奥和充满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