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土山湾,一个丰富的记忆
2008-10-27

北墙上的一幅桂木木雕,名为“耶稣会在首任会长前发愿图”。南墙上是一幅泥塑,泥塑名是“圣依纳爵善终像”。二幅雕塑都完成于19世纪50年代,距离今天已有150余年历史。

台湾:芦洲圣若瑟天主堂九日敬礼迎接建堂122周年及主保瞻礼
2009-03-19

1942年12月19日,台北教区正式成立,派请国籍修会团体主徒会会接管本堂。1976年,教区司铎郭飞神父接任,重新建造二层楼红砖白墙之圣堂。使用经年。

福建:福安市天主堂通过庆祝神父晋铎十周年鼓励教友积极参与教会活动
2009-03-30

信德网讯2009年3月25日(预报救主降生节),是天主教闽东教区福安市天主教堂本堂司铎刘杰神父的晋铎十周年纪念日。

教宗圣地朝圣之旅:内波山凭吊梅瑟,为耶路撒冷宗主教区马代巴大学行奠基礼,向伊斯兰教领袖、外交团及大学校长发表演讲
2009-05-10

九日下午,教宗只有一项活动,他在安曼天主教希腊“默基特”礼节主教座堂主持晚祷,参与的人士是神父、修会会修女、修生以及教会各种组织运动的成员。

梵蒂冈:教宗在隆重纪念伟大传教士利玛窦逝世四百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开始之际致函利氏故乡主教
2009-05-20

耶稣会利玛窦1552年10月6日生于马切拉塔,信仰深湛并具有卓越的文化及科学才华,一生中用多年时间致力于西方和东方之间有成效的对话,同时以一种透彻的行动使福音在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生根。

教宗:“真正的传教士是圣人、世界期待着具有圣德的传教士”
2009-05-21

为此,特别是年轻教会,需要在司铎、修会会、修女、修生的培养教育中得到德才兼备的师资以及必不可少的经济捐赠的帮助。

利玛窦“记忆之宫”的12个房间(二)
2010-07-06

利玛窦生活的时代,正进入文艺复兴后期、人文主义的最后阶段,教会力图将年轻的耶稣会训练成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生活的前沿人物。

如何读保禄书信
2009-10-21

当时流行的所谓“真知论”,又名诺斯底论(Gnosticism)。这种谬论在公元前一世纪开始,保禄时代已传至小亚细亚一带。这派学者坚持善恶二元论,认为精神绝对善,物质则绝对恶。

中国古代的天主教信仰
2009-11-18

明代入华的耶稣会神父在翻译天主教经典时,新创出“天主”一词为造物主Deus的译名,为传教的方便与效果,将中国先秦典籍中的“天”和“上帝”译作天主,耶稣会白晋、马若瑟、傅圣泽等认为“在中国古书中闪耀着天主教某些主要信条的痕迹

祈祷式的福传
2010-03-22

在教会传统中,传教主保有两位:一位是远涉东洋客死异国的耶稣会——圣方济各·沙勿略;另一位是永存爱心,效法圣婴,谦卑祈祷的加尔默罗圣衣会的修女——小德兰(值得一提的是圣衣会修女主要本分之一就是为司铎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