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若望福音四章4-42节详尽地描述了撒玛黎雅妇人接受信仰肯定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整个历程。圣经对此皈依过程不吝笔墨并且结构清晰。撒玛黎雅妇人皈依历程的每个阶段都具有非常典型的个人皈依经验。
圣经上说:“他被刺透,是因了我们的悖逆;他被打伤,是因了我们的罪恶;因他受了惩罚,我们便得了安全;因他受了创伤,我们便得了痊愈。”
近些年,教友们读圣经、行爱德、传福音,使新教友越来越多,“爱德中心”聚会接二连三,教友的信仰生活丰富多彩,堂口一天天壮大。
要敢于打破过去的陈腐、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当机立断地学习圣经和43年前的“梵二”大公会议文献精神,要走出自己的教会,走向社会,看看兄弟教会,看看世界。
这也自然地使我们想到圣经出谷纪中描述以色列子民走向预许的福地之路,这从奴役走向自由的漫长旅途,预示了教会最终与主相遇的旅程。
835年后天主教会将诸圣瞻礼改在11月1日庆祝,目的是将世俗的鬼节基督化,而将悼亡节定于11月2日及将整个11月定为追思亡者月。
教区筹资近百万,在朝圣地白云峪若瑟山上兴建的大教堂,经一年多紧锣密鼓的施工建设,于今年圣母月中旬胜利竣工,本月26日祝圣并交付使用。
礼仪之争后,教廷虽对祭祖做出了更为本地化的牧灵指引,但就祭祖与尽孝之间关系的解释仍嫌不够清晰,乃至今天,每年追思已亡日及炼灵月,神父们的讲道大多还是停留在末世论层面,较少将教会的追思传统与中国慎终追远的孝道思想加以联系作出神学诠释
礼仪之争后,教廷虽对祭祖做出了更为本地化的牧灵指引,但就祭祖与尽孝之间关系的解释仍嫌不够清晰,乃至今天,每年追思已亡日及炼灵月,神父们的讲道大多还是停留在末世论层面,较少将教会的追思传统与中国慎终追远的孝道思想加以联系作出神学诠释
王三小开车跑运输每次一走就是半个来月。赵慧颖在家里依然安静地过着信仰的生活,进堂参与弥撒为丈夫默默地祈祷,同时她也外出福传。她深悟保禄宗徒说过的话:我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