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或许有我们的亲人、恩人,也或许有因我们的坏表样的影响,或我们的勾引而犯罪堕入炼狱的,现在他们在炼狱中吃那么剧烈的苦,受那么惨重的罪,我们怎么忍心坐视而不闻不问不救他们呢!
这是一个教训和表样,让我们知道谁愿意跟随耶稣,就得准备自己受试探诱惑。教宗在文告中强调:“守斋为避免罪恶是一大帮助”。
然而,教宗也表示教会为那些不称职、不忠信的圣职人员感到痛苦悲伤,而世人也因为这些圣职人员的坏表样而拒绝基督和祂的福音。教宗于是以非常简要的方法,指出阿尔斯的维雅内神父之所以成为天主心中的牧人的要素。
这个女人的痛哭,表明了她对自己所犯的罪表示深切的痛悔,所以耶稣说她因爱我而痛悔得越多,她被赦免的罪也就越多。
小时候,我们对父亲不满,会向祖父告状,我们教会也有上级,我们可以向主教反映神父的情况,但这种反映必须慎之又慎,必须确定要反映的情况是真实的,而不是表面的假象,不是道听途说,不是因涉及到自己的利益而泄私愤
神父最后总结道:倘若虚伪和表里不一表现在寻求人的目光,而不是天主的目光,我们便能在这段《圣咏》中找到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诵读这诗篇就好像接受X光的照射,置身于X光线之下。
希望教友们要效法大圣若瑟的德表,照着天主所给的指示,认真去做,尽自己的本分和责任,多做不多说,勇于担当。
尤其对那些凭直觉比凭言语更能接受指导的教外人,善表比言语宣讲更为有效。
教宗方济各今年1月承认了福尔纳西尼神父的殉道德表,因为他在1944年10月13日“因信仰被仇教者杀害”,年仅29岁。那一天,他前去坟地给临终者施行圣事,被纳粹法西斯主义者杀害。
第三个危险是墨守成规的诱惑,它表现在“向来都是如此”。教宗指出,它“是教会生活中的一剂毒药”。“谁在这个方向上行走,即使没有察觉,也会陷于错误,不认真对待我们所生活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