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就事论事,从主教们身上见证一个牧者的正能量。我见到的第一位主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会士。五十多年前,为了照顾大陆的教友们,他毅然决然地从国外回来。
回家后谭福银的母亲想起前段时间一位大婶曾向她传福音,让她信天主。母亲问大婶说:如果我不信,可以去教堂看看吗?可以呀!想到这里,母亲马上领着女儿谭福银去找大婶,然后一同去了松树嘴子教堂。
(75号)在移民问题上,良十四世采纳了方济各教宗的“四个动词”——“接纳、保护、发展、融入”;他也沿用了把穷人称为“福音导师”的表达。“服事穷人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平等的相遇。”
同时在奉献的过程中也是为福音、为教会做了一个很好的广告。陈老师的一个亲戚曾经劝他,辅导教会合唱团的时候适当收点费,社会上的合唱团排练一次要收500块钱的。
今天追思礼仪的读经(智慧篇3章1-6、9节)和福音(若6:37-40)告诉我们,在信仰内,追求永生的基督徒面对痛苦和死亡的态度。
教宗首先指出:“每个基督信徒团体生下来就是一个传教团体,基督信徒爱天主的程度都以他们传播福音的勇气为准则。
修女们以自养自给传福音为宗旨,在堂内自己开垦耕种十几种蔬菜,并把收获下的多余蔬菜分送给当地更穷的穷人,具有国家执业医师职称的修女们,在堂内设立诊所,以治病带传福音,以传福音帮助改观当地落后文化,以改观落后愚昧
我们应真心接纳天主圣言,尤其在这慈悲圣年当中,让福音在我们的生命中也越来越能成为血肉。接纳福音,默想福音,并让福音在日常生活中降生是认识耶稣并把祂带给他人的最佳方式。
教宗表示,恭读福音是圣道礼仪的高峰,应对此怀有极大的虔敬,好能显示出它有别於其它读经。主祭在恭读福音前,先在自己的额上、口上、胸前划十字圣号,然後向《福音书》奉香。
教宗在清晨弥撒中表示,基督徒道路是一条殉道之路,我们不能淡化福音的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