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通过唱或念「光荣颂」,我们公开表达对天主的敬意和赞美,同时提醒自己弥撒是为了光荣天主而举行的。它也让会众的心灵融入天主的光荣之中。问:「光荣颂」不是每天都要咏唱吗?答:不是。
陪伴一位被公开处决的拉比,在当时需要巨大的勇气,冒着被牵连的风险。天主赐予她和其余妇女们一份在极度黑暗和绝望中仍能保持忠信的恩典。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公开出版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天主教通史著作。
掀开历史,查阅典籍,人类曾以许多方式,透过其信仰和宗教行动(祈祷、祭献、敬礼、默想等等),表达他们对真神——天主的寻求。
胡神父带领全村的教友向圣若瑟祈祷,做九日敬礼,并向天主许愿,如果天主制止住这场鼠疫,他们要在山上修建一座圣若瑟堂,以纪念天主的大恩。在他们同心合意祈祷后不久,鼠疫的灾情被控制,进而完全消除。
今年圣周四,教宗发表了「教会自圣体圣事汲取生命」通谕(或译为「活于感恩祭的教会」),要求教会全体成员加强对圣体的敬礼,他说圣体圣事是教友生活的源泉和顶峯,教会是自逾越奥迹而诞生,圣体是杰出的巴斯卦奥迹的圣事
耶稣在祂的首次公开宣讲时,在纳匝肋的犹太会堂里用了这段先知书,惊动全场,祂说「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衪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
比如说,我们的玫瑰经、拜苦路、很多其它的敬礼,但最宝贵的是圣体圣事。我们可能望弥撒望得久了便习惯了。每次在《主内真生命》的国际朝圣,东正教的弟兄姊妹特别喜欢参与天主教的弥撒圣祭。
罗歇·埃切加雷:我相信,按照费罗尼枢机所说的,一个诚恳、尊重、开放、公开的对话可以找到新的动力。
信仰教育在欧洲是完全公开的,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从小学时期,学校就组织学生集体参与教会的圣事活动,在著名的朝圣地,我们看到老师亲自讲解,在教堂里,师生一起参与弥撒,还要组织学生办告解、开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