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会当成自己的家何笑华出身于一个数辈信仰天主教的家庭,8岁起就在堂里参与辅祭,打下了良好的信仰基础。在工作中,他常常以一名天主教友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谨遵天主十诫,把爱主爱人奉为自己的圭臬。
若瑟又如何在三次梦境中,得到天主的启示,以圣家之长的身份带领三人逃难、回归,最终在纳匝肋定居。又如何的在圣殿里寻到了走失的七岁孩童耶稣,如何在纳匝肋勤恳工作,抚育和教养耶稣。
聂飞凤执事在弥撒中辅祭2011年7月11日,参加完避静后,在朔州主教座堂被马存国主教祝圣为终身执事,因为家住在燕郊,所以主教也非常体谅我的境况。
聂飞凤执事带领大家学习圣经2011年7月11日,参加完避静后,在朔州主教座堂被马存国主教祝圣为终身执事,因为家住在燕郊,所以主教也非常体谅我的境况。
金神父听完他们夫妇二人的话,说道,你们跑远了,离你们家很近的龙屯就有教堂,就在市医院的后面。虽然离龙屯只有十多里地,但他们却从来不知道那里有教堂。
早期的福传 早在康熙年间,朔州圪针沟有一位名叫武家和的人定居忻州兰村,以赶牲口搞运输为业,他偶与传教士相识,遂信天主教,回乡后传教受到乡人歧视,后迁至肖家峪,其后代子孙也因此成了教友。
据神父修女介绍,12月19日郭神父住院后,因12月24日是平安夜、25日是圣诞节、29日是圣家节暨开圣门过禧年,大家为郭神父求善终同时,也希望郭神父不要在这几天离开。
黄人小的时候,经常去外祖父家,每次都会听到讲圣经故事,感到非常有趣。他说:我的信仰特别受外祖父的影响,打12岁起,从圣经的故事中对信仰有了初步的认识。
今日这篇评论作者为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所长、研究员陈永革。和昨日的文章相比,本文的篇幅约1200字,是昨日的一半。作者在文中以宗教建筑的公共性属性进行立论。
退休后的王琳在教区的默默服务一干就是十多年,直到1998年上海献堂会的张雪莲修女接替她和陈良兴医生,她才以八十高龄再次光荣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