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每日从天主圣言汲取食粮的人们,如同耶稣,成为与他们所遇到的所有人的其中一个:他们不陷入诱惑,沉湎过去而于事无补;也不梦想尚未来到且超脱现实的乌托邦。
一起坐席分享食粮是中东地的习惯,一起坐席不仅是吃的问题,更是分享友谊,提增感情,甚至分享生命。其实像这样的风俗习惯在我国也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力。
信友在擘饼礼中,领受基督这「从天降下的食粮」(若6:51),同时获得了永生的保证,并预尝天上耶路撒冷的永生宴席。
这是一份对道成肉身的共同信仰,随之而来的,也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创造的重要性,体会肉体、食粮、地球、水以及喂养我们生活在这星球上所有人的一切事物之重要性。耶稣就像我们众人一样,也生活在其中。
同时,现在每一个堂区都掀起了学习圣经的浪潮,深入地探讨天主的话,汲取灵性生命的食粮,建议“信德”多出一些有关圣经方面的书籍,让神父和教友们的灵性生活更多地得到圣言的滋养。
麦粒死了,却结出了百倍的成果,这果实已经成为整个世界的食粮。弥撒圣祭追忆了十字架奥迹,麦粒为我们而死。因此,司祭最杰出、最卓越的牧职,就是能够成为弥撒圣祭的仆人,他能够转化和分发这合一的面饼。
最后一端光明奥迹是建立圣体圣事,在此圣事中,基督借着饼与酒的形象,以自己的身体和血作为食粮,证明他爱人类「爱到底」(若十三1),就是为了人类的得救,他奉献自己作为牺牲。
圣言是滋养主的门徒们的食粮,使他们在人生的各种际遇中成为福音的见证人。圣经拥有先知的威力,使圣言常显活力。
服从乃是实践效法基督的榜样,以父的旨意为食粮(参若四34),显示出一种依恃的自由之美,一种非奴仆性的,而是子女般的依恃,带有深度责任感,也为相互的信任所激励。这是圣三之间仁爱和谐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