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运动都是反政府的,他们利用这个机会来激起年轻人的“神圣怒火”,这些年轻人因为看不到自己的前途而感到失落,因此对原教旨主义者的宣传非常敏感。问:教宗再次表示要致力于信仰与理性间的坦诚对话。
亲爱的年轻人,我们来到世上不是为了混日子,在安逸中虚度年华,在慵懒的沙发上消磨时光;相反地,我们来世上是为了做另一件事,以留下一个印迹。
教宗答道:我喜欢与年轻人交谈。我喜欢听年轻人倾诉。他们常使我感到费力,因为他们述说的事,我没想过或只想了一半。青年人不安於现状,他们富有创意。我喜欢这样,於是我就学会了他们的用语。
年轻人真的愿意感受到自己是教会,愿意让大家听到他们的声音,愿意真正地踏上世界主教会议的旅途,以他们的临在和参与使教会更加年轻。
吸引年轻人接近教堂和耶稣。东京(亚洲新闻)—专注于使命,向地域内民众敞开大门,并从神职人员开始,在我们的社区开创传福音的思维。
为了让年轻人接近基督信仰,我们不能从义务和承诺开始,而要从义务的基础即天父的爱开始。基督徒的生活首先是向一位慷慨的父亲表示感恩的回应。
因此,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是,让年轻人察觉到爱是生活中特殊的组成部分,它构成了幸福的源泉,而夫妻正是这幸福的载体。走向婚姻并不意味著失去自由,而是一个获得美好生活的机会!
这样想来,西方年轻人对中国真正的接触渠道比较少,所以对现在中国有深刻的误解便是必然。但是现在中国年轻人似乎对西方的了解多一些,但总的来说,也还是不够的。
记得曾经读过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故事: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的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条船吧!”
举例来说,有一回我在街上遇见一对年轻人,他们问我去某间餐厅的路怎么走。我当时身穿便服,回答他们说:『很抱歉,我不是当地人,我给不了这方面的讯息。』年轻人立刻告诉我:『没事,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