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0年,圣母命真福亚拉诺神父重新振兴念玫瑰经的方法;1859年圣母在法国露德发显于圣女伯尔纳德时,手拿玫瑰念珠,领着伯尔纳德念玫瑰经,足见圣母对玫瑰经的珍爱;一战中,圣母在葡萄牙法蒂玛显现于三位孩童时说
恪守“孩童精神、单纯精神、贬抑精神、临在精神、手足精神”;旨在“在生活各个层面实践耶稣基督福音精神,同时也为促进不同国家、文化、宗教间的交流与合作,并为弱势族群及边缘人服务”。
牧童、工匠、面包师傅、音乐家、提着水壶的妇女和玩耍的孩童」,代表了「日常生活中的圣德,以及每天非凡行事的喜乐。」「当耶稣与我们分享祂天主性的生命时,我们便能每天以非凡的方式行事。」
我们若是与恩宠产生隔阂,就会执著于自己的遭遇和忧愁里,恩宠的世界逐渐变得事不关己,圣人仿佛只是「孩童时期想像出来的朋友」。一旦远离恩宠的力量,就会造成理性至上或感情用事。
基督徒怀著虔敬之情,汇整出圣母七苦:第一苦是在耶稣出生40天后,西默盎预言,利剑将刺透圣母的心灵(参阅:路二34-35);第二苦是圣家逃往埃及,以拯救圣子耶稣的性命(参阅:玛二13-20);第三苦是孩童耶稣留在耶路撒冷圣殿时
教宗在弥撒中讲道时,谈到天国与做精神上的孩童之间的关系,以及天国与我们从奴役中获得释放的喜讯、和平的途径、权利、正义这一切的关系。
教宗接着说:为何孩童受到这么多苦难?
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浮现出的,是耶路撒冷色香味俱全的众生风情画:炸素丸子的、烤馕的、腌橄榄的、卖柠檬的、烘面包的、贩香菜的、煮咖啡的、还有做点心的、挑花的……特别是那些蹦蹦跳跳的孩童
约伯和雅安人不同意,所有在灾难中受伤或死去的无辜孩童也不同意。用虚无论把它归罪于世界的本态吗?我们的幸福经验不同意,我们对美好的坚信和憧憬更不同意。
(阿伯拉,法国著名神学家)22.无论过去这年失去了什么,让我们的圣诞仍然充满光辉;无论我们有多少困惑或恐惧,记得这一天,圣诞在人心中的意义;让我们回到孩童时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