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开的场合,他说他之所以不愿意搬去与另外的儿子同住,是因为他觉得主日上教堂不方便。但事实上,他是希望能够尽心尽力地帮助守寡的二婶打打杂。无论是屋里屋外,他都整理得很周到。
不论是州政府还是联邦政府,都不得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参与任何宗教组织或集团的事务;反之亦然。用杰裴逊的话说,这一反对用立法确立国教条款,意在树立起一道“教会与国家分离的墙”。
(公开教理讲授,2020年5月20日)希望的朝圣者与和平的缔造者什么是朝圣者呢?是那些走上朝圣之旅的人。首先,要清楚目标,努力地注视目标,始终把目标放在自己的思想和心中。
“公审判”,不是世界的毁灭,而是“恩宠时期”的结束,是万有向天主交账而公开领受奖罚的时日。在主耶稣基督第二次来临时,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会在众人和整个受造物面前昭然若揭。所有的暗箱操作都会公然示众。
这种做法不仅模糊了本来应该彰显的“对与错”(真理),更树立了“恶表”——“信仰的带头人”在撒谎,公开否定自己所宣讲的信仰。“对与错”的标准应该是在每一个时代和环境下,以及面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在《宗徒大事录》中,我们听到了,按照主耶稣升天前的预许,圣神以隆重而公开地方式临在于祈祷的圣母玛利亚和众位门徒们身上(宗2:1-11)。
掀开历史,查阅典籍,人类曾以许多方式,透过其信仰和宗教行动(祈祷、祭献、敬礼、默想等等),表达他们对真神——天主的寻求。
胡神父带领全村的教友向圣若瑟祈祷,做九日敬礼,并向天主许愿,如果天主制止住这场鼠疫,他们要在山上修建一座圣若瑟堂,以纪念天主的大恩。在他们同心合意祈祷后不久,鼠疫的灾情被控制,进而完全消除。
今年圣周四,教宗发表了「教会自圣体圣事汲取生命」通谕(或译为「活于感恩祭的教会」),要求教会全体成员加强对圣体的敬礼,他说圣体圣事是教友生活的源泉和顶峯,教会是自逾越奥迹而诞生,圣体是杰出的巴斯卦奥迹的圣事
耶稣在祂的首次公开宣讲时,在纳匝肋的犹太会堂里用了这段先知书,惊动全场,祂说「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衪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