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是爱》通谕,1)已故教宗本笃十六世的这著名一句,完美地表达出利玛窦透过自己生活和工作所暗示的内容:透过我们愿意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与耶稣——也就是降生成人、亲自与我们相遇的那一位——的关系中,我们的信德便能得以发展
圣女受洗壁画圣女殉道壁画这位圣女是位“不著名”的圣人,但是在新约里面,却留下了她的名字。想不到我在罗马见到了纪念她的圣堂,而且常常在这里做弥撒。
"(若望福音13:17)当我们跪下来为他人洗脚时,我们并未低人一等,反而达到了人性最崇高的境界:效法那一位本是主却成为仆人的基督。仆人之道最终是一条转化之路。
耶稣亲自成了“最末位的那一位”——祂弯腰为门徒洗脚,祂被钉十字架时没有高座,却只有荆棘冠冕。但天主却将祂高举在万民之上。
同一位教宗在1927年宣布她为传教主保。1944年,可敬的比约十二世将她列为法国主保之一。比约十二世在多个场合深入探讨“神婴小路”的主题。
只是他太执着于自己心中的“天主”,以至于看不清那一位真正背负十字架、走进死亡、又从坟墓中复活的耶稣。这不是一个特别的故事,而是每一个信仰者都会经历的生命片段。
圣奥斯定回应这些疑问说:“你为什么搪塞召唤你的那一位,你既确信报酬,只是不晓得哪一天?所以要小心,免得你因迟延而失去他应许给你的。”
有位八十岁的老教友李其锋,每天早早把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安顿好,就骑上自行车出发,到周围村庄传福音,带上些水果或食品探望孤寡病弱。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Festinger)有一个很出名的判断,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鉴于我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经过与老翁的沟通,我被安排前往华盛顿州斯波坎的龚萨格大学继续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