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9日,时任上海教区光启社社长姚景星神父(左三)和时任光启社总编辑马达钦神父(右三)一行与信德之家的同事(已故)王浩神父(左一)等在石家庄座谈分享。
(王云发)
金鲁贤(类思)主教去世三周年追思弥撒在上海教区佘山圣母大殿举行,一千多名教友、百名上海教区的神父修女参加,来自海门教区的沈斌主教主祭,苏州教区徐宏根主教、南京教区陆新平主教、杭州教区曹湘德主教、徐州教区王仁雷主教共祭
在北京西什库堂的一次信仰生活分享会上,从宣武门堂前来朝圣的60多岁的王若望教友讲到自己继母的故事,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老王从小就淘气得出了格,经常有人找上门来告状,哥哥、姐姐劝告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
少年时期因受谦卑简朴的方济各会士影响立志修道,于三王来朝瞻礼后与家里人告别,前往方济各修院,穿上会服,系上神贫、贞洁、服从的腰带,并取会名比约。经过极艰苦的初学生活考验后,于1907年矢发大愿。
本文为节选,编者有删减转自微信公众号王兄杂货铺潘家骏神父,遣使会士,晋铎后,负笈罗马进修礼仪,2000年获罗马宗座圣安瑟莫礼仪学院礼仪硕士学位。专长于圣事与礼仪神学。
去年9月的一个主日,第一台弥撒后,张普照找到我说:你写的那篇《爱心集结号》我看了,捐助王占国算我一个。说着,递给我一把钱。
进德公益探访梯队负责人王金福神父表示:“希望在了解到灾民的生活状况后,能给予适当的物质援助。”
1985年12月,王文知与袁光显神父被祝圣,这是永年教区在开放后获得的初果。为了使永年教区获得重振与复兴,“主教”是教区生命的象征和标记。
在教区安树新主教和神父们大力号召,市统战部、宗教局全力支持下,教区刁立刚、王立茂两位神父带领修士、修女、教友组成了一支30余人的“学习、弘扬长征精神”的徒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