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9)所有受造物都要分享救恩的喜乐:「诸天要欢乐,大地要踊跃,山岭要欢呼高唱,因为上主安慰了祂的百姓,怜恤了祂受苦的人们。」
在战斗中,对敌人却是个无情、严峻的斗士,对残害百姓的人毫不留情地加以惩罚,这恰恰是基督教所不能做到的。
圣经告诉我们若翰的作为:生在旷野,宣讲悔改,实行洗礼,为将要来的那位修直道路,准备善良的百姓。若翰对自己的行为存有怀疑吗?或许这并不是主要的。
因此深得民心,实际上竟成了百姓精神及宗教上的领导人。他们的目的并不是政治上的权势,而是宗教上的影响力,在这方面他们是相当成功的。可惜的是他们太重视法律的外表,而不重视法律的真正精神。
其二、功高不骄,知荣守辱若翰身在旷野,心在百姓。他千方百计设喻取譬,深入浅出地为百姓讲道,石破天惊地告诉人们:“天国近了,你们要悔改”(玛3:1-2),斧已置树根,不结果子的将被砍掉。
他认为,若一些家庭不完全赞成教会的规矩及准则,教会也必须以宽大的心胸接纳这些家庭,视之为福祉。
的确,在丢弃文化中,我们不仅丢弃食物,也丢弃水、衣物和价值观,不考虑别人的福祉。圣座与伊朗共同发起的这项会议很重要,教会与政治机构的对话也同样重要。
他们致力於与伊斯兰和其它团体对话,携手促进国家福祉。
愿天主俯听合一的圣人,圣尼各老的祈祷,降福这个团体、整座城市、全体居民,以及所有为这城市的福祉而努力工作的人;愿天主给祂的教会、祂的牧人和你们大家赐下智慧与明智。
教宗方济各密切关注「社会参与」的议题,因为「社会主要是一段参与的进程,人们互为夥伴」,正义则是有助於「促进参与者福祉」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