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年轻时就得了大病,远嫁河北的姐姐无法回家伺候,而母亲最大的弟弟也才12岁,是母亲一人拉着地排车,到20多里远的城里给姥爷看病,那年她才17岁!没有钱看病,没有钱吃饭,看着痛苦的父亲,母亲伤心不已。
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一个夏天,我与她喜结连理。从开始,她就对公婆极为孝敬。我爸是个庄户人,一天到晚跟土地打交道,岁月的风霜留给他一双红肿溃烂、混浊不清的眼睛,他破衣烂衫又脏兮兮的,样子很难看。
伯父、伯母在苦难深重战乱不断的年代将父亲和我的叔叔姑姑们拉扯大。教堂相遇结姻缘听父亲说,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爷爷奶奶去教堂,跟着大人们诵经祈祷。在他们心中,主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路。
圣诞平安夜,呼市东堂一改往年前夕弥撒过后举行歌舞晚会的模式,而是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感恩晚会,特邀包头圣母圣心婢女会韩路加修女主持整台见证奇迹的祈祷会。
那一年,当我不得已而离家外出打工时,一肚子的不平衡全归咎在父亲的头上,我埋怨他没有能力供我读书,导致我走上了这条打工的道路。由于这种偏激的心态,我把打工的辛酸全发泄在一封封的家书上。
(梵蒂冈电台讯)《天主的名字是慈悲》一书自元月12日起在世界各地的书局开始贩售。这本书是熟悉梵蒂冈事务的意大利记者托尔涅利(AndreaTornielli)与教宗访谈的果实,论及慈悲禧年的核心主题。
后来,父亲时常给我们讲天主十诫天主造天地万物等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由懵懂到有了对天主的虔诚,深深地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
她身残志不残一心靠望天主,凭着自己不屈不饶的自强精神和富于爱心的人生态度,在艰难中终于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坦荡的光明之路。她为人处事处处以一个基督徒的形象为榜样。
只记得蒙蒙亮的天空下,羊儿自由自在地吃着青草,我在麦田间不停地走动着。露珠打湿了裤腿,凉凉的;挽起来,却又打湿了脚面,黏黏的。母亲却全然不顾,低着头弯着腰,挥舞着镰刀,好像是干着多么神圣的工作。
其实,今天的人所缺少的就是这样的生活的教导。纵观文革带来的不仅是十年的灾难和浩劫,也不仅使中国裹足不前,更使得传统的伦理道德丧失殆尽,人心迷失了基本的方向,人的良知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