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二5:6)(我们的所遇到的都是主对我们的恩典,但这恩典在做出信心的回应主恩时才可真正的得到,信心包括悔改,也就是真心痛悔,离弃罪,信心意味着我们相信,对主的感激和圣神的重生,信心意味着一个人因着对耶稣基督倾心爱慕而满溢出对他的信靠
姥爷年轻时就得了大病,远嫁河北的姐姐无法回家伺候,而母亲最大的弟弟也才12岁,是母亲一人拉着地排车,到20多里远的城里给姥爷看病,那年她才17岁!没有钱看病,没有钱吃饭,看着痛苦的父亲,母亲伤心不已。
即便是这样的生活,对于许多教友来讲,也只有在每个主日才有所经历和感受;对于另一部分教友,只能在四大瞻礼经过体验了一下;而还有的教友只是在生和死的两个点上才经验一下这样的生活。
我们若细加研究,才知道保禄当年的社会,均受重男轻女的观念所束缚。犹太人常把妇女的地位与儿童及奴隶相比,因此,不许她们在会堂内公开发言,更不准女人当老师。
教宗说,只有在抗拒侵袭他们的迟钝感后,伯多禄、雅各伯和若望才得以目睹耶稣的荣耀。不过,这非凡的时间结束了,在宗徒眼前,只剩下耶稣一个人。
在我迷恋有所成就,甚至将取得的成就赋予一种神圣性,以为成就本身就意味着终极意义,是信仰提醒我这些只是一时一事看得到的东西,并非像其自称或者想象的那样具备无限性,唯有信仰才能让我进入神圣和永恒。
谁知戏言成真,我大学毕业后果真当上了工程师,但天主给我预备的却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在几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我看透了名利和世俗的虚假,退休后,当我按大舅的指引,选择为教会服务,走上福传的道路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大舅父话之甘饴
特别是加入了大学生团体,参加了很多次学习活动之后,我才开始对天主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些来自不同教区的兄弟姊妹、来自不同地域甚至是不同国家的老师们,一次次地教给我接触他体验他的新方式。
只有通过十字架才启动了迈向整个基督、迈向复活奥体、迈向在教会合一内使其普世化的步伐。《默示录》第十二章中归纳了天主之母和教会之母之间的关系:身披太阳的女人在痛苦中生产了。
她却说自己不要紧,你们才辛苦,帮助别人是有福的。”罗光义阿姨生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在这世界上就是来吃苦的,我要享的福在天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