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天的弥撒中、跪拜圣体中、在聆听同期避静的神父们念日课同唱赞主曲时,在听课、与导师谈话、与同伴恳谈,在冥想中,在独自赏花观景时,对人对己都有了更多的觉知,也因着一次次失误,更体会到熟记圣经是多么必要。
(格前4:11-13)在这里让我们感受到,保禄为了福音,经历了肉体的折磨和心灵的屈辱,但他对基督的忠诚依旧,对福传的精神依旧;对信仰的热情依旧,他拥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有时,他引诱我们采取某种形式的保留态度:压制内心的愿望,对神圣的事物缄默不言;有时,却怂恿我们寻求个人的满足,或随着本性的冲动,滔滔不绝,谈得过了分寸。
美国一个福音派团体提议要在9月11日发生恐怖袭击纪念日当天举行“烧毁可兰经日”,宗座宗教协谈委员会9月8日发表公告,对这个消息表示“极为忧虑”。
我们虽然是多年的朋友,但现在我对他更加了解了。他走得那么潇洒,葬礼那么简朴,让我们为他的洒脱而感到骄傲、欣慰!但他离开得那么匆忙,也让我们感到悲伤难过,心情沉重。
当故事中小儿子对父亲说:把我应得的一份家产给我吧!并且“收拾好一切,去远方”的时候,父亲选择了无条件接纳!①父母应先以平和的心态正视自己。
从前有一座森林,沿着海岸而生长,你要知道,大海的傍边有一座森林是多么重要,它可以阻止咆哮的巨浪吞噬陆地,它的存在,对在海岸边居住的人,是一道安全的屏障。这树林是美的,清新的,充满了香味。
他对圣教会道理的理解有时让我惊讶,他总会有自已独到的理解与解读。他也很喜欢阅读信德报,而且鼓励家乡教友“索阅”与阅读信德报。
《中国宗教》杂志社记者:傅主教对我们《中国宗教》杂志一向关怀备至,而且对我们的编辑也有着直接或间接地教导,让我们获益很深。对傅主教的去世,我们心情都很沉痛。
“求你今天赏给我们日用的食粮”:这反映了我们对天主日常照顾的信赖。不仅仅是物质的食粮,更是滋养我们灵魂的圣言和圣体。“求你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也宽恕别人一样”:这是祈祷中不可或缺的悔改与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