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耶稣复活是的我们的希望
2014-04-23

耶稣亲自告诉我们: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信从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着;凡活着而信从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若,十一,25-26)。人生自古谁无死?生老病死也是人生无可奈何的事情!

教宗:2013年12月4日周三公开接见要理讲授(讲话全文)
2013-12-06

厄则克耳先知在一次神视中,看到流放者的暴尸和干枯的骨头,藉着被注入一股生命的气息而复活。这神视体现了以色列人对未来复活的希望,即失败和蒙羞子民对重生的渴望(参:《则》卅七1-25)。  

“慕道班”再认识
2003-12-08

我认为决定望教者是否应该领洗的标准是:望教者本人的生命是否有了转变,他对自己从前的生活和今后的生活是不是有了新的认识?当然,这种转变并不需要什么“巨大”,也不需要什么“深刻”,只要生命有所转变就可以。

梵蒂冈: 教宗方济各2015年3月25日周三要理讲授全文:家庭——祈祷小憩
2015-03-27

现在我们谈谈第二个方面:在3月25日天使报喜瞻礼这一天,许多国家举行促进生命日活动。因此,二十年前圣若望保禄二世在这一天颁布了《生命的福音》(EvangeliumVitae)通谕。

石家庄:文致和主教及其同伴殉道80周年纪念活动在正定举办
2017-10-09

这就是他们被杀害的原因——正如在正定的纪念碑上记载他们英勇牺牲的文字所说的——‘他们为了他们的羊群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绝望中的呼喊
2018-01-09

我拼尽全力的挣扎你是否看见……在黑暗中在静默中在毫无回应的寂静中         就在我将近绝望的时候,那慈爱的双眼,终于回眸看到了伛偻的我的生命那双钉痕的手终于缓缓地伸了过来我用直起的腰身光荣赞美天主于是在爱中陶醉在爱中欣喜在爱中合一在爱中享受生命的奥秘路加福音中记载了一位病魔缠身十八年的伛偻妇人

"教会礼仪与本地化"论坛:问题与回应 之三
2011-12-27

张文西神父):张秋林神父提到了招魂的问题,我们知道招魂最初是没有迷信色彩的,后来慢慢地经过演变才补进了一些迷信色彩,那么我们在礼仪本地化的过程当中,是应该回到中国文化的根里,还是应该停留在普通大众所理解的意义层面

梵蒂冈:教宗主持2016年复活前夕守夜礼:“你们为什麽在死人中找活人呢?”
2016-03-28

我们和伯多禄及妇女们一样,无法在悲伤和失望中找到生命

罗马:梵蒂冈将参加欧洲遗产日各种创举活动
2011-09-14

世界遗产日将于本月9月25日的主日举行,主题为生命之外的生命。精心制作的活动节目是由宗座教会文化遗产委员会、梵蒂冈博物馆和宗座考古学委员会一起合作制定的。

致可敬可爱的李主教
2006-06-30

我们满怀热泪沉痛哀悼我们伟大的李主教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位可敬可爱的家长、慈父、领路人从您修道的那天,您就成了天主的工具为教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心存喜悦、欣慰和感恩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的转折您走进了另一条路这条路是天堂之路您进了另一扇门这扇门是天堂之门是每个基督徒向往的永生之门耶稣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