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课中为表达救主的来临,也常借用依撒意亚先知的预言,称救主为“生自叶瑟树干的嫩枝、幼芽”(依11:1),“由上主发出的幼苗”(依4:2)。这都是春天的景象。
他的福音是为向外邦人福传而撰写;“好撒玛黎雅人”的比喻、耶稣对外邦人信德的赞美(路4:25-27、17:11-19)等,都只出现在路加福音的记述中。
以下是教宗方济各2020年12月24日圣诞子夜弥撒的讲道全文:今夜,依撒意亚的伟大预言实现了:“有一个婴孩为我们诞生了,有一个儿子赐给了我们”(依九5)。“有一个儿子赐给了我们”。
我们想到亚巴郎与撒辣,年事已高,对天主许诺他们有子嗣感到难以置信;他们没有子孙,似乎使他们对未来不再有任何盼望。匝加利亚在得知洗者若翰将诞生时也有相同的反应:“我凭着什么能知道这事呢?
教宗来到圣母大殿后,也问候了等候在那里的老人、无家可归者、其他宗教和团体代表,之后到仁爱圣母像前献花祈祷。
仁爱使人怀着坚定不移的意向,始终爱人,爱众人,甚至爱那些不爱我们的人。爱不嫉妒,不自夸,不骄傲自大。一个人若过於以自我为中心,不重视别人的尊严,问题便会产生。
仁爱使人怀着坚定不移的意向,始终爱人,爱众人,甚至爱那些不爱我们的人。爱不嫉妒,不自夸,不骄傲自大。一个人若过於以自我为中心,不重视别人的尊严,问题便会产生。
天主斥责祂子民说‘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教宗质问道:你是谁,竟敢封闭自己的心,将那因圣神的触动而想要改善自己、回归天主子民的男人或女人拒之门外?
(则33:11)耶稣仁爱的大门永远向罪人敞开,条件是只要我们悔改,并信从福音。耶稣为什么与野兽在一起?因为他说过: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患病的人;我不是来召义人,而是来召罪人悔改。
因此,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也都在进行微笑训练,也都在提倡微笑服务,那么,我们在向别人传播福音喜讯的时候又怎能不面带微笑,借此吸引更多的人来聆听我们所宣扬的耶稣基督,以及他所教导的仁爱、慈善、怜悯、宽恕等圣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