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国的路程中充满诱惑和挑战,每个人的生命既痛苦又漫长,即便是已决心遵从父的旨意,以自己的死来为世人赎罪的耶稣基督,在预见变为现实的瞬间,在被钉十字架、当痛苦与死亡接踵而来的时刻,也说出我的天主,我的天主
教宗然后指出另一个常常遇到的诱惑,想将上主据为己有的诱惑。他讲了另外一个故事:有一个少女妈妈来到教堂,向堂区秘书说:‘我想让孩子领洗’。
他也强调基督徒应当克服把福音喜讯装入旧皮囊的诱惑,重申婚姻圣事是基督和教会结合的象征。教宗方济各的弥撒讲道从当天福音中耶稣对法利塞经师的回答展开,指出当新郎在时不可禁食,不可悲伤(参路五34)。
耶稣之所以如此严厉地折磨自己,就是为给世人立善表,让我们常常祈祷克苦,以抵御三仇的诱惑。守斋克己、压制情欲是免陷诱惑,不犯贪饕的法宝。
在阅读福音书时的诱惑是,我们相信自己绝不会像某些法利塞人那样的残忍、狡猾、冷酷和有报复心。我们禁不住设想自己就是那位唯一回访耶稣的麻风病人。阅读圣经时最大的诱惑,就是将我们自己看成是和耶稣一样的完美。
事实上,人生最大的挑战也正是耶稣在旷野禁食祈祷时所遇到的诱惑:肉体的欲望、贪心以及对财富、权位、虚荣等的依恋,而耶稣诞生所采取的模式同样也是针对人性固有的这些弊端,让人知道物质世界只是协助我们进入永生的道具
那本来应叫我生活的诫命,反叫我死了,因为罪恶借着诫命乘机诱惑了我,也借着诫命杀害了我”。(罗7:4-11)既然法律带给我们的是丧亡,我们为什么还要去面对它而不躲避呢?
我们经常受到诱惑,把受造界视为我们的财产,一个我们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随意利用而不必向任何人交代的财产。在我们刚才聆听的《罗马人书》章节中(八19-27),圣保禄宗徒却提醒我们受造物是一项美妙的恩典。
因此,我们蒙召把基督作为生活的中心:走出自己,在基督内寻找给我们止渴的水,同时克胜那导致我们患病和暴虐的诱惑,即自我参照的诱惑。
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软弱,以及外界的干扰,我们往往很难战胜与这一宗旨相违背的挑战和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