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创刊170周年,该期刊决定推出简体中文版,「承继利玛窦精神的友好致意」;而且这语言如今在国际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信德讯4月30日善牧主日,天主教江西教区在教区朝圣地庐山利玛窦灵修中心(庐山圣母升天堂)开启了圣母月朝圣暨迎圣母像回家活动。
利玛窦是最早来中国的耶稣会士,其绘画风格部分模仿北欧的雕刻家菲也克斯氏(Wierx)。无论如何,他们的主题都离不开宗教。
额我略大学校长达席尔瓦·贡萨尔维斯(NunodaSilvaGoncalves)神父表示,在历史上,耶稣会士,例如范礼安神父和利玛窦神父,对基督宗教和中国人民的相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坐落在香山路12号的庐山圣母升天堂——江西教区利玛窦灵修中心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全国各地的神长教友在此灵修避暑。
十一月十三日,将在罗马圣萨巴堂区举行专题音乐会,纪念利玛窦神父事实四百周年。参加演出的四十名青年音乐家,恰恰是耶稣会难民服务机构在世界各地为贫困家庭设立的音乐奖学金的受益者。
即使现今在天上,他仍然密切关注着这片大地……苏神父从地球的另一端走来,怀着与方济各•沙勿略和利玛窦同样的情怀,一路走到中国的心脏,走进许许多多中国神父
他多年在菲律宾华侨中传教,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在台湾去世,比利玛窦神父进北京(1601年)还早9年。他曾写过两本中文书,又将《明心宝鉴》译为西班牙文,堪为中国台湾地区天主教开教先驱。
利玛窦及其在宫廷任职的传教士,因有皇帝认可,允许在墓碑上使用龙的造型。
王徵在入京赴试的数十年里,适逢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等来华传教,他与传教士金尼阁、汤若望、龙华尼、邓玉函等交往甚密,并向传教士们学习拉丁文和西方科学知识,这使他开阔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