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告诉信众,西比廉不是一位神学家,而是一位牧人。他在当地教会经历了罗马皇帝兴起的残酷教难的折磨后,英勇地将教会的规律重新带回基督信友社团中。
教宗本笃十六世十一月二十八日上午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会晤数千名来自各国的朝圣人士,向他们介绍了第四世纪东方教会一位非常特殊的教父,一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神学家圣埃弗雷姆(Efrem
在基督启示的光照下回顾古典作家,神学家们将七种美德——三超德和四枢德——看成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每个一德行都有其和谐的位置。有本质的德行和附属的德行,就像大柱石、圆柱和柱头一样。
这位未来的圣人、修士和神学家,正统教会的坚定捍卫者,向罗马教宗捐赠了来自白冷圣婴摇篮的五根梧桐木条,以及根据传统用来包裹耶稣圣婴的襁褓。
这个回答使一部分人惊讶,因为他们期待一个教条式的回答:但这位伟大的德国神学家在此的回答更充满亚洲式的智慧。而正是亚洲的宗教,其中也包含了“道”这个含义。
昨天,本笃十六世则邀请今日博学的神学家们具有圣女小德兰伟大的谦虚。他说:圣女小德兰以谦逊和信、望、爱三德不断地进入涵括基督奥迹的圣经中。这种获得爱的知识所滋润的阅读圣经方法,绝不与学术知识对立。
问:就您个人而言,作为一名传媒人士,一位深湛的神学家教宗也会使用社交网络,他这种全方位的工作令您有什么感受? 答:我认为教宗非常了解情况。
几个世纪以来,许多哲学家、神学家、医生、社会学家及艺术家都对自杀现象甚感兴趣。法国哲学家加缪说,自杀是唯一真正的哲学问题。惟一严肃的问题是“自杀问题”。
关于痛苦,在教会史上有很多的神学家、哲学家他们都全面系统地做过解释,也有许多专著问世,我这里只不过是旧话重提而已。 确实,痛苦和患难渗透和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个阶段,是难以逃避的事实。
菲律宾神学家、伊穆斯教区类斯•安多尼•塔莱(LuisAntonioTagle)主教,在仪式后发表主题演讲。大会以一个介绍天主教信仰传到亚洲的历史汇报揭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