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山西开教宗徒高一志神父事略
2005-06-06

至1616年南京又有三位知名的士大夫皈依了天主教,这一切都与王丰肃神父积极贯彻利马窦的学术传教的上层路线是分不开的。

教宗本笃十六世值司铎年闭幕之际致修生们的信
2010-10-20

神学一旦脱离了深怀信德的教会便不能呼吸,无法生存,只能嬗变为由不同学术科目所组成的且没有内在合一性的学术集成。6。人性成熟在修道院的陶成时期也必须是一个人性渐趋成熟的时期。

南通狼山朝圣地的由来
2012-11-20

新堂融入了潘世义的全部心血和信仰寄托,其艺术价值和学术地位极高,是苏北新式建筑的鼻祖。

上海教区召开“福传年研讨会”
2006-04-12

学术界的几位老师、博士、专家从学术理论方面探讨了历史中的方济各·沙勿略其人其事及其意义,带领我们循着圣方济各·沙勿略的足迹追忆了他的传教历程:印度果阿、锡兰(今斯里兰卡)、东南亚的马六甲、马鲁古群岛、东北亚的日本以及中国的上川岛

打开堂门迎客 积极牧灵福传
2017-05-16

我们一般都是从神学、教义的角度来论证神的实有,而她能从自己的专业学术领域里来论证,不仅角度新颖,且论据有力。那节课非常成功,让很多人为之信服、称赞。

近代中国天主教传媒
2006-10-14

17日于天津法租界,创办人为著名的天主教学者英敛之,有关英氏生平可见方豪所著《英敛之先生的生平和思想》,“大公”的释名是“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办报宗旨为“扩大无我之胸怀,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

特稿:人性修养:审视我们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015-05-20

据知情人士说,当今学术腐败问题严重,学术已经沦为部分教授导师致富的工具。巨额科研经费没有转化成科研成果,很多都装进了教授的私囊.什么是伦理道德?这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

近代中国天主教传媒(赵明忠神父代读)
2006-10-13

1902年6月17日于天津法租界,创办人为著名的天主教学者英敛之,有关英氏生平可见方豪所著《英敛之先生的生平和思想》,大公的释名是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办报宗旨为扩大无我之胸怀,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

《宗教院校聘用外籍专业人员办法》
2009-08-26

第十四条受聘的外籍专业人员一般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者具有相当的学历并在某一宗教学术领域有较高造诣。受聘从事一般语言教学的外籍专业人员,应受过语言教学的专门训练并具有一定的语言教学经验。

浅谈圣经与中国传统文化:跨文明对话中的精神互鉴与价值共鸣
2025-09-24

四、当代启示:跨文明对话中的精神互补与价值共生在全球化遭遇逆流、文明冲突论甚嚣尘上的今天,圣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话具有超越学术的实践意义。首先,两者共同提醒我们“超越性维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