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葬的车队缓缓的向前移动着,姥姥领着儿女们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走到一个让她所有的亲人都看不到她的地方,姥姥虽然走了,但是她平凡的生活习惯和仁爱慈善的行为,还有她在生活中感悟出来的哲理会永远印记在我的心里
高夏芳修女:生于澳门,长于香港,在意大利受培育成为母佑会(慈幼女修会)修女,留学德国,获Münster大学神学博士学位;分别于罗马母佑宗座大学、香港圣神修院神哲学院及香港天主教圣经学院教授新约圣经及圣父学
中学毕业后,一九四四年暑假入景县若石神哲学院读哲学,当时院长是蒲敏道神父(Rev.Fr.FrancisBurkhardt,S.J.)。
静静地读,然后仔细体会,你不能不为神父的执著与真诚所感动:有关调整灵修课程建议书,欣闻贵院对灵修课程有调整计划,不胜雀跃,弘不自量力,愿坦陈浅见如下:从哲一至神四,灵修课程应涵盖将来司铎全部灵修生活,不仅指司铎本人的灵修问题
远在清嘉庆四年(1800年),四川代牧区在四川与云南交界处的罗壤沟山区开办过神哲学院。
1934年入景县神哲学院。在1943年的大饥荒年代和艰难的岁月中,辗转于景县、献县、天津和北京,顽强地完成了学业。历经人生坎坷,考验和磨难,最终1947年在北京晋升铎品。
当我在西安神哲学院读书时,母亲得知我放假的时间,她就提前给我打扫房间。一般情况下我都是下午才能到家,可是她却吃过早饭就在大门外翘首期盼,唯恐错过看见我回家的第一时刻。
徐猛修士来本院实习期间,连云港市98岁高龄的刘哲夫神父要求住进本院,度过他生命的最后一程。
泰泽已故的罗哲弟兄曾经提醒我们:选择去爱吧!没有爱,基督徒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老会长其人听现任李建洲会长的描述:张梓磊老人高高的个头,瘦瘦巴巴的身架,刻满皱纹的脸上,一对深陷的眼睛特别明亮。十六七岁出外闯荡,后在山西大同市铁路部门工作,动荡年代里返回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