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孝顺父母:效法基督,尊崇生命之源
2025-07-01

它指出:第四诫是天主所颁布的诫命中,第一条关乎我们与他人关系的诫命。它要求我们孝敬父母,也包括对所有合法权威的尊敬,因为他们的权威源自天主。孝敬父母的义务是自然律的体现。

教宗良十四世耶稣圣心节及晋铎弥撒、禧年司铎日讲道
2025-07-03

事实上,我们彼此之间越合而为一,也就越能引领他人进入善牧的羊栈,在天父唯一的家中以手足相待。圣奥斯定在晋铎周年的讲道中,论及信友、司铎与主教间团体共融的喜乐果实,乃源自于同样蒙受天主慈悲的救赎。

浅谈圣方济各的和平祷词的当代意义
2025-07-08

和平祷词引导基督徒超越情感本能,培育内在和谐的灵性品质:(一)在痛苦中创造意义:教宗方济各在2024年和平玫瑰经祈祷中效法此精神,呼吁基督徒在战争蹂躏的时代“抚慰痛哭者,擦去泪水”,将个人痛苦转化为共担他人苦难的力量

北京教区修院 刘振田神父: 从人的需求看教区司铎灵修在牧职生活中的重要性 Fr. Liu Zhentian of Beijing Seminary“People need to see the importance of spirituality In the life of diocesan priests”
2019-05-21

若一个人的自尊心建基于统治他人,那么统治需要在他(她)内占很大的力量。(8)需求与情感渴求有关,对我是重要的。但它可以引领,也可以不引领主体到自我超越,有极大的暧昧性。

教宗方济各致2014年第二十九届世青节文告
2014-03-03

在海边,耶稣再一次召叫我们每一个人来成为祂的使徒,我们要把此当做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并且我们要与他人分享这一财富,即:与那些在近处的和在远处的人们,直到世界各地。

特稿:真正的幸福——把握基督信仰,在爱中生活
2013-08-01

后有黑格尔认为,幸福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真理与自己同在时的心理状态,包括一切真实的事物、人性的道理、他人的生命甚至动物的生命与自己同在等等,是一种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特稿: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若14:1-12)
2020-05-10

信仰并非只为自己的好处而已,相信的人必须为信仰作证,把信仰传给他人,跟更多的一起分享天主的生命。这是耶稣受自天父的派遣,也是基督徒要继续做的“更大的”事业。

教宗方济各第36届世界青年日文告(2021年11月21日)
2021-11-22

那些自认为了解自己与他人的一切,甚至通晓宗教道理的人,很难与基督相遇。如今失明的扫禄,不知何去何从。独自在黑暗中,唯一清楚的,是他看到的那道光与他听到的声音。

拉辛格:“触物生情,美的默观“
2024-02-02

今天,为了让信仰生长,我们必须引导自己与他人与圣人们相遇、与美相遇。然而,我们仍需要回应当下的一个反对意见。

遇翁得利:缅怀伯乐翁德光神父
2024-12-20

经常记住他人的一点点好,便能成就一个好人。在龚萨格大学学习英语的时光里,老翁始终没有忘记我。记得有一天,他孤身一人搭乘飞机,专程前往那里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