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塞尔托只称法伯尔是个革新的神父,说在他眼里,内在经验、信理表达和结构改革彼此不可分离。教宗也对耶稣会创始人的真面目作了反思说:依纳爵是个神秘家,不是苦行僧。
二○○九年十二月八日发自梵蒂冈教宗本笃十六世1天主教要理,198。2本笃十六世2008年世界和平日文告7。3同上48。4但丁,神曲,天堂篇XXXIII,145。51990年世界和平日文告1。
在过去,小孩学习要理,无非就是背诵《要理问答》,而且其背诵的方式也与重复诵念祈祷文的方式类似,都带着某种腔调。笔者记得,甚至在90年代的时候,还有堂区在弥撒前要求教友们念经和念要理好长时间。
妓到了少游宿处,衾枕席褥,亲自辅床,侍候好少游后,妓才入睡。其实他们的相会是源之他们的磁场,只有灵魂相通的人,才有共振合鸣的效应。在艺妓的心灵里,尚未见面的秦少游,已经是她的灵魂伙侣。
供称:年五十岁,大西洋人,幼读夷书,文考、理考、道考,得中多笃耳(即博士音译),即中国的进士也。”不愿为官,只愿结会,与林斐理等讲明天主教。
若我们愿做主的门徒,理应按他的意思。二、耶稣传福音是随时随地,无时无刻的。对于耶稣而言,行路休息也好,乘船渡河就餐也罢,处处都是传福音的机会。
3、自信德年开始,原主日礼仪中诵读的《要理问答》以《天主教新教理简编》取代;并要求各基基团在信德年中每次聚会学习之前按次第,有半小时以上的《天主教新教理》或《天主教新教理简编》的学习。
大马士革的路上,他尝试了、理解了救赎和传教是天主和天主之爱的工程。基督的爱激励着他像福音的宣道者、宗徒、传播者和导师一样,足迹踏遍了罗马帝国的道路。他自称是「带枷锁的使者」(弗六,20)。
纳塔乃耳、巴尔多禄茂的情形也一样,多亏另一门徒斐理伯的见证──他兴高彩烈地告诉他自己的重大发现说:「梅瑟在法律上所记载,和先知们所预报的我们找着了,就是若瑟的儿子,出身于纳匝肋的耶稣」(若1:45)。
没能完全读懂欧洲,朝圣却让我理解了欧盟的那面蓝旗,被高举起来的分明是圣母玛利亚那十二颗星的星冠,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全部交付圣母,祈求圣母的帮助,秉承圣母的爱德,并依赖圣母的转祷,这面旗帜如今就飘扬在梵蒂冈的广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