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今日人们日益自满的诱惑,拒绝接受天主为人所定的奥秘计划,我们又能说什么呢?父的爱在基督身上启示出来,向我们呼唤。为回应天主的呼召而踏出第一步,我们毋须已是成全的人。
它是某种才能、灵感和内在的力量,隐藏在某些特定的人的良知和经验中,而这些人受召为整个团体服务。这些神圣恩典有助于教会的成圣和她的传教使命。
圣奥斯定想像自己向报喜的天使问说:“天使,请告诉我,为什么这件事发生在玛利亚身上?”。天使的回答包括在他的问候语中:“万福!充满恩宠者”。
(三)形上学:天主是创造者与保管者,接近人比人接近自己要更接近(奥斯定思想)。因此无需转求。由此可见教会中流行的对于圣母转求的解释,一般而论,都是由于想象以及缺少批判的神学。
当前不少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如海森堡、薛定藻、狄拉克等人也是信主的,连啧啧于众人之口的进化论名人达尔文也是信徒,不信吗?请参阅他的原著《物种起源》。
禧年与圣门 教会首次禧年是在1300年,而首次提及开启朝圣地圣门是在1433年(第五次教会禧年),教宗玛尔定五世(MartinV,1417-1431年)开启拉特朗大殿的圣门。
况又亲定圣体圣事,用自己的体血,作为养人灵、医人心的神粮妙药,永留于世,维持亿万人的超性生命。凡此种种超乎寻常的深情厚爱宽宏恩惠,确实难以用言语尽述,那么,我们的还报之举,又该如何无限超越而登峰造极?
圣奥思定很清楚自己的坏倾向,称之为「扭曲和一团糟的死结」(《忏悔录》ConfessionesII,10,18),他在《禁食之益处》(SermodeUtilitateIeiunii)的讲道词中写道:「固然
(迦2:20)圣奥思定说得更玄妙:我们借着圣洗,不仅变为基督徒,也变为基督。
善良的任美玉只牢记了别人对她和孩子们的好,对那些丑陋的东西,她报以淡定的微笑:“那些事,过去就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