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还是神学三年级的修生,刚刚升执事不久。那一年,一位小个子、脸上布满皱纹、穿着白色蓝边修女服的女士,踏上了佘山这片神圣的土地。她,就是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早已成为世界焦点的印度德兰修女。
整个弥撒时间为40分钟左右,其间穿插着颂经、讲经、祝福、领圣体、唱圣歌和反思,参加的教民10余人,其间教民们非常安静,中国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毛病并没有在他们身上出现,他们相互间交流时只是窃窃私语,更多的时间用来默默祈祷
而女儿的顺利过关以及考试中有惊无险的意外,让王会英反思凭什么让我们如此幸运?她懂得了这就是天主的爱和眷顾。陪女儿考试的这几天,王会英和所有家长等候在休息区。
这也是为什么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反思,我希望借着写一本书来分享我个人与耶稣的相遇。这是一种帮助他人听到并碰触吾主的方式,天主借着祂来到我们之间显扬自己。
我在她面前禁不住对自己反思。我问自己:"如果把我换成她,我会说什么呢?"我可能会说:"我很饿,我快要死了。我很冷,我浑身都在疼。"或者其他什么话。然而她的话却教给了我很多很多,她给了我崇高的爱。
这也是为什么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反思,我希望借着写一本书来分享我个人与耶稣的相遇。这是一种帮助他人听到并碰触吾主的方式,天主借着祂来到我们之间显扬自己。
在疫情面前,人感到了无能,疫情让人反思反省。时代给我们的机遇很多。比如城乡改造——城镇化以前,每家每户每个人都是固定的,大家互相了解,传福音要看表样(父母对子女传信仰不利,就因为表样不好)。
而圣经和神学启示我们:人的一生就是荣主益人亦即爱主爱人。爱是基督宗教信仰之核心,爱是我们做人处事之标准。在圣咏第十九首中阐明:乾坤揭主荣,穹苍布化工。朝朝宣宏旨,夜夜传微衷。默默无一语,教在不言中。
4)从教会的神学角度来看,信仰就是基本抉择。借着圣神的光照,信赖基督,并在教会的共同信仰中,答复天主启示给信友的爱。
以致2009年末笔者到四川修院开始讲授神学人类学时,说起一些哲学概念来,修士们听得云里雾里的。江孟蓉老师从辅仁大学天主教学术研究院打给潘院长的电话,似乎是天主安排好了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