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往,我看到天主借着许多困难来考验我的信心,借着我处理财产的方式来考验我有没有盼望,并借着他人考验我的爱心。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当你完全感觉不到天主的同在时,你会如何反应?这将是个非常重大的考验。
往上结实(依37:31),开展符合新时代的新福传;要求各堂区教友多参与弥撒圣祭,各堂区的中心堂口实行明供圣体,教友轮流朝拜圣体;在信德年中每月逢一、三主日定为教理日,教区决定统一在将临期第一主日开始新教理学习
第二任主教韩默理(Hamer)1900年去逝于托城(内蒙古托克托旗)。第三任主教闵玉清(Beimtn)1915年2月16日去逝于缸房营子(可能在现呼和浩特南清水河县)。
1675年前后入天主教;于1681年,随耶稣会士柏应理至澳门,翌年进耶稣会,攻读拉丁文、哲学和神学。1688年,在南京由第一位中国籍主教、罗文藻主教祝圣为神父。
所以,这里的给予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圣乐”,在真诚的给予中获得“彼此相爱”的快乐,也进一步理解了“天主之爱”在我们中间的奥妙和融合。 关心是对实现“天主之爱”在行为中的珍视和关注。
究其根源,我们可以理性地解释为在邓小平的伟大领导之下,中国人民的勤劳和贡献等,但这些理由并不能解释所有的一切。
教堂还没回归时,都是在我家里办要理学习班,我从小的信仰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被熏陶、被影响的。在我的信仰生活中,是主给我安排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主内的弟兄姐妹,互相扶持与鼓励,使我成长的步伐得以稳健地迈进。
据《利玛窦札记》记载,初入中国的利玛窦确实从内心欣赏中国的政治制度,他觉得由文人治国的制理机制非常接近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国,要比欧洲的政治制度优越。
如果自己的所作所为的确有背真理,为何要硬着脖子去没理也要强三分呢?如果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违背天主的旨意,又何须徒劳无益地去力争别人的认可和赞赏呢?主,你的服从教给我:要信赖天父,要谦逊、忍耐。
曾以报导泰北难民《杀戮战场的边缘》、伟大传教士《追忆沙勿略》影片,分获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暨亚太影展最佳短片、国际多媒体协会铜牌奖等殊荣,奥旨深衷,理致悠远;复于一零四年获内政部绩优外籍宗教人士表扬暨一零六年归化我国国籍清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