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释耶稣洁净天主的家的行为,祂的门徒引用了《圣咏》第69篇的经文:『我对你殿宇所怀的热忱,把我耗尽。』(17节)。这首圣咏是在极端危险的处境下,敌人的仇恨,在召唤帮助,耶稣将会经验到祂的苦难。
唯有常常带着天主的宠爱,即灵魂始终保持无罪状态,那么无论怎样死亡,都会万无一失而安憩主怀乐享天福。
我鼓励青年「不要怕、只管信」,只有信赖天主的旨意,才能常怀喜乐,让我们一如圣母玛利亚,肯定地说:「看,上主的婢女,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罢!」(高)
在一个人们常常找不到理由去希望的时代,那些信赖圣经中的天主的人们比任何时代都更迫切地需要“给任何人答复(他们)所怀希望的理由”(伯前3:15)。
在与病魔抗挣了一年之后,年龄不到40岁的郑玛诺于1673年5月26日在北京安息主怀。来源:“德先生”博客
2010年2月14日,父亲在辽宁朝阳安息主怀,享年73岁(圣名若瑟,祖籍松树嘴子)。父亲离开我们一百天的纪念日,我们揩泪挥笔,追述父亲生前的生活片断。父亲是位虔诚的天主教徒。
于是他就耐心地给家人讲解教会的道理,用自己的孝顺言行来打动母亲,终使母亲在90多岁时安息主怀……也不知聊了多久,这时,神父和修士已经归来。坐在我对面的老人安静而慈祥地目送着我们,让人倍感暖意!
却应竭力保持“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的心态,不为诱惑所动,不和别人攀比,不作非分之想,常怀知足感恩之情,如此自然也就远离了“比”出来的痛苦,而在平安宁静中善度此生。
为了维护弱势的利益,许多司铎、修会会士和平信徒甚至不惜坐监,如已安息主怀的智学山主教。此外,教会时刻关注着社会和伦理道德问题、为人民的人权而战。
主教对主所怀有的赤子之情,对福传所充满的如火激情,对牧养人灵所充满的执著热情,常常激励我孜孜不倦,谦卑努力,修德侍主!每天凌晨,我都可以听到主教那一步步走向修会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