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中东、北非及其它非洲国家基督徒和其它种族团体的状况,教宗提到仇恨导致的暴力、宗教敬礼场所、文化财产、房屋遭破坏,人为生存走上移民的苦路或度奴隶般的生活。教宗指出,这一切都要求国际责任人士深入反省。
我们必须恢复这些敬礼方式。每个人都可以自问:我如何朝拜天主?我什麽时候朝拜?我什麽时候赞美天主?让我们重新开始朝拜和赞美的祈祷。这是面对面的个人相遇,在主面前默默祈祷是我们越来越与祂共融的秘密。
首先,让我们简单区分一下圣乐与俗乐:所谓圣乐,乃是具有形式的神圣与美善,为举行敬礼天主的仪式而作的(参1967年论圣礼中的音乐4#)。从形式与风格上看,圣乐是比较严肃、沉着的。
适逢阿联酋庆祝「宽容年」之际,教宗赞赏该国致力于推广「容忍并保障敬礼自由,抵抗极端主义与仇恨」。
里面除了敬礼的场所外,还包括一所可兰经学校,一座图书馆,一个室内宗教洗濯用的水池,一座哈希姆王朝博物馆。
马槽中的圣婴,这奥迹邀请我们勤领圣体圣事和朝拜圣体敬礼,好在信德、望德和爱德获得滋养,并积极地成为共融的促进者和标记。第三、平安夜,新世界,人人得恩宠,邀请我们重调牧灵侧重点:日常生活中积极的圣德。
谈到正义与慈悲的人,「我们会想到圣若望保禄二世的一言一行都是为了让百姓了解天主的慈悲,想到他推动对圣女傅天娜的敬礼」。现在,对傅天娜修女的礼仪纪念已推广至整个教会。
我非常喜爱敬礼圣若瑟,因为他是静默与力量的代表。在我的书桌上,摆放着一尊熟睡的若瑟圣像。我相信,即使是在睡眠中,他也在照顾着教会。的的确确是这样。我们也相信若瑟能够做到这一点。
依诺增爵十一世教宗1679年以这份文件,将忏悔者圣爱德华(英国王室祖先,其安葬地西敏寺的创始人)列为普世教会敬礼的对象。教宗赠予给王夫爱丁堡公爵一套三枚的宗座徽章。
弥撒是天主在基督内,圣化世界的行动高峰,也是人们在圣神内,藉圣子基督,钦崇天主圣父的敬礼高峰[23]。此外,顺着礼仪年的循环,在弥撒圣祭中纪念救赎奥迹,且以某种方式使之活现在我们眼前[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