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民出离埃及之后,西乃山成了天主的圣山。当达味把约柜移到耶路撒冷和撒罗满在那里建筑圣殿后,耶路撒冷便成了以色列民族的宗教中心和最重要的圣地。充军回来的以民甚至使耶路撒冷成为唯一的圣地。
(若10:4) 耶稣将牧者之职交给了十二位宗徒,主教是宗徒的继承人,神父分享了主教之职。但是,神父也具有从他本质来的权威,就是通过被祝圣为神父,司铎分享了基督自己的权职。
于是英国作家费尔瑟姆说:“祈祷该是清晨的钥匙,傍晚的锁。”祈祷者,与神相通密合时,祈祷者的灵魂呈现“被动”“阴柔”的角色。神此时则持“主动”“阳刚”的角色,达到神与人结合的神妙境界。
最早的记述应该是梅瑟带领以色列人出离埃及的途中,他们当时没有水喝,天主就令梅瑟用棍杖击打岩石,从中涌出活水。
诵念三钟经後,教宗提到前一天9月23日在美国俄克拉何马(Oklahoma)市被册封为真福的殉道者,斯坦利‧方济各‧罗瑟(StanleyFrancisRother)神父。
在《出谷纪》中,逃离埃及的以色列子民在路上看到法郎派来的追兵,吓得直说宁可继续留在埃及当奴隶,梅瑟遂告诉他们不要害怕;《玛窦福音》记载,耶稣在夜间步行在水面上,门徒们以为祂是妖怪,惊慌失措,耶稣便要他们放心
站在“圣地”上枢机表示,世界主教会议的主角是圣神,我们应有梅瑟的那种意识,他站在荆棘丛的火焰前,以敬畏之心知道自己站在“圣地”上(参阅:出三5)。
教会在此同一日定耶稣圣诞节,是为给教友们指出,耶稣才是真正的“不败的太阳”:旧约已预言基督为“正义的太阳”(拉4:2),新约中,耶稣自称为“世界的光”(若8:12),若望称其为“照耀每个人的真光”(若1
为此耶稣痛斥经师和法利塞人说:“经师和法利塞人坐在梅瑟的讲座上:凡他们对你们所说的,你们要守;但不要照他们的行为去做,因为他们只说不做。”(玛23:2-3)又说:“不是凡向我说:主啊!
我在徐家汇备修一年后,进入泰来桥小修院,以后考入佘山修院。每年五月份王医生都要去佘山服务,她是一位对天主充满信心、充满信德,非常热心的教友,她一有时间就在堂里拿着念珠祈祷。是位好教友、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