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至1988年底,在教区主教府、奉节县、巫山县边服务边学习教理、圣经等。1989年3月入四川天主教神哲学院就读,1993年7月毕业。
例如:在我的学习点区域内就有一家四代单亲家庭,为了小孙子的怪病(查不出病因),三代人同时领洗,又因小孙子的病没好,同时背教改信佛教了。像这样的信奉天主后又敬拜邪神的大有人在。
我记得有一位神父,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比喻:说有一个人,当他小学还没有读完时,他就急于进入一所“名牌大学”学习。即使他很快进入这样的大学,试想对他是否有太大的好处呢?
这是在大学的学习和体验重新具有意义。而这次祈祷聚会要给全世界所有大学生的大讯息则是:宣扬天主是爱,的确是建造爱的文明的依据。
她这种爱主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在白发婆婆患癌症住院期间,贾神父安排修女们日夜在医院守候,神父每天都去医院给她送圣体。
他每天都学习到深夜,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在学习班上,他积极发言,记了很多笔记,而且课下总要找神父问很多问题。回到家里,玉科找到本村会长,听会长讲解,并要来教会书籍,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苦读。
每年暑假学习、每月退省、每年大避静、过春节时修女们到院后,每次都得出去借宿,十分不便。有鉴于此,主教决定把原来的永年县养老院买下来。1997年由教区出资购置,并向德国慈善基金会申请资金建筑新会院。
单就进堂而言,教会对教友的要求也是十分宽松的,有时间多进,没时间少进,对正常工作、学习的人来说,主日进堂参与弥撒就行了,至少每年满四规,这还多吗?
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们都很珍惜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宗教局提供的这样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各地的神长教友也得以在福传和教会发展方面做些交流分享,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友谊。
邹老神父也推荐了“信德”等属灵书籍、报刊供我学习与参考。我于1999年开始“索阅”“信德”。我认为“信德”的编辑内容的版面、形式都很精练,以少胜多,给人所冀所求,深得人心,实是一份难得的教会属灵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