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团契生活中,基督徒应该打破教派、种族和国界的限制,彼此关爱、互相扶持。传福音则是每位基督徒的使命,在这个过程中,合一的力量将使福音传播得更广泛、更有效。
正如德肋撒姆姆提醒我们的,需要一块面包的人不少,然而,需要关爱和安慰的人更多。当我们选择爱护弱小者时,就遇到了主耶稣,就是善待主耶稣,也是爱天主的具体表现。
我们基督徒中间的“能人”,常常用“法律的大棒”吓唬普通人,甚至“打击”本身已经遭受到各种痛苦的教友们,如,只讲法律的威严,却忽视了关爱并帮助处在法律下的人更新生活。
答:每日祈祷,保持与天主的关系;勤领圣事,特别是告解和感恩祭;尊敬父母、关爱家庭;在工作中诚实守信;避免网路、消费文化中带来的贪婪与妄想;守主日,参与弥撒,真正让主日成为圣日。
故应将自己从苦难中所得的恩典,转化为对他者的关爱(申10:19)。六、归向的呼召与信德的见证问12:以民应如何回应天主的恩情?
客厅里,神父对看望他的教友们说:“各位同道、修女,教友,你们以祈祷为我筑起属灵的屏障,这份从信仰深处涌流的关爱,让我在病榻之上倍感天主的眷顾。
再加上近几年发生的老人,病人,小孩在街上摔倒都没人敢扶(碰瓷的后果),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例如,地沟油,毒牛奶,毒胶囊...以及贪污腐败,医闹事件等层出不穷。
当然他对中国修生留学生的关爱已经升级为“偏爱”,甚至有时有“溺爱”之嫌,也是不争的事实。比如,他曾4次亲自带领三批留学生同机离华赴美。
教堂大门洞开,像个敞开怀抱的老人。大堂内可容纳上千人,宽敞高大的穹窿顶使人安心踏实。有好几次,炸弹似乎就在不远处轰然作响,振聋发聩,地面强烈震动,但教堂仍然十分稳固。
他平时很忙,可是堂里不管谁请他帮忙,神父、修女,抑或是不认识的青年、老人,他都照做不误,而且很细心很耐心地帮忙,甚至连吃饭也顾不上。